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萧散》,表达了作者在春风和煦、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感受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风日倚馀勇”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仿佛余力尚存,充满活力;“扶春不自由”则写出诗人顺应自然,享受春光的洒脱。
接下来,“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回忆起在家时与春天的亲密接触,春天仿佛跟随诗人迁徙至新的地方,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句中“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通过“酴醾”和“杜宇”的意象,寓言了春天的繁花和杜鹃鸟的啼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期待。
最后两句“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诗人感叹自己摆脱了官场的烦扰,得以过上闲适、无拘无束的生活,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和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