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师何处去,古寺玉泉清。
山笠披云过,江船趁月行。
拈香参祖塔,乞食到王城。
此去传心印,应知道可成。
省师何处去,古寺玉泉清。
山笠披云过,江船趁月行。
拈香参祖塔,乞食到王城。
此去传心印,应知道可成。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送宗师还玉泉寺》描绘了一幅送别僧人归山的场景。首句“省师何处去”,表达了对宗师离去的询问,流露出关切之情。接着,“古寺玉泉清”点出宗师将回归的清净之地,暗示了他修行生活的纯净与超脱。
“山笠披云过,江船趁月行”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宗师出行的景象:身披斗笠,穿越云雾,乘着月色划船而行,意境幽深,富有禅意。这不仅描绘了路途的艰辛,也寓含了宗师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拈香参祖塔,乞食到王城”进一步描绘了宗师的日常生活,他在参拜祖塔的同时,不忘化缘以维持修行,体现了僧人的虔诚和简朴。
最后两句“此去传心印,应知道可成”,表达了诗人对宗师此次归山修行的期许,希望他能将佛法心得传承下去,并期待他能在修行中有所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富有禅意,展示了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与祝福。
胡君家住淮河上,力学养亲无外尚。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
同袍共惜仙舟远,故里争看綵服新。
人生出处何须计,父母俱存真乐事。
渭城歌彻柳青青,极目淮山渺烟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