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久雨》
《久雨》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昏昏风雨暗东湖,恰似梅黄四月初。

高树送声惊客枕,小池分溜入清渠。

飞蛟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

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

(0)
注释
昏昏:形容光线昏暗。
风雨:指天气状况。
暗:昏暗。
东湖:湖泊名。
梅黄:梅花盛开时的黄色。
初:开始。
高树:高大的树木。
送声:发出声音。
客枕:旅客的枕头。
分溜:分流的水。
清渠:清澈的水道。
飞蛟:传说中的蛟龙。
屏迹:隐藏踪迹。
团扇:圆形的手扇。
生尘:积满灰尘。
暗疏:稀疏、不常使用。
须信:必须相信。
西游:往西的旅程或故事。
奇事:奇异的事情。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十天。
夜观书:夜晚读书。
翻译
风雨交加,东湖景色昏暗,就像四月初梅花盛开的时候。
高大的树上传来声音,惊动了旅人的睡梦,小池塘的水流入清澈的渠道。
蛟龙似乎隐藏起来,不知去向,团扇积满灰尘,显得更加稀疏。
确实相信西行会有奇妙的事情,这个夏天的三伏天夜晚,我还在读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久雨》,通过对昏暗风雨中东湖景色的描绘,展现出初夏时节的特定氛围。首句“昏昏风雨暗东湖”形象地刻画了雨天的阴沉,如同四月初的梅花黄时,给人以朦胧之感。接着,“高树送声惊客枕”写雨打树叶的声音穿透夜色,惊扰了旅人的梦境,显示出环境的寂静与动态的对比。

“小池分溜入清渠”进一步描绘雨后景象,积水从小池溢出流入清澈的水渠,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后两句“飞蛟屏迹知何在,团扇生尘已暗疏”则借蛟龙和团扇的意象,暗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暗含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须信西游有奇事,今年三伏夜观书”收束,表达出在这样的夜晚,他依然坚守读书,期待着生活中的奇遇和启示,体现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陆游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庚辰故里再燬于寇流落信安僧舍风雨凄凉

羁愁野寺两凄然,又是西风落叶天。

疏雨半檐浇客恨,白云一榻对僧眠。

孤吟天地知何益,只影江湖祗自怜。

唤醒十年乡国梦,空山古木乱鸣蝉。

(0)

壬午秋自翁村回奕山三首·其二

读了杜陵诗,伤今思故时。

见应经事老,贫悔治生迟。

醉可忘荣辱,吟无救乱离。

老夫从所欲,世事尚堪为。

(0)

壬午秋自翁村回奕山三首·其一

竟别桑乾水,归并却似家。

春风故巢燕,夜雨废池蛙。

石径曾栽菊,砖垆旧煮茶。

自怜萍梗迹,何日定生涯。

(0)

舟过彭城

黄河三面绕城流,云压荒台冷不收。

千古英雄只如此,手遮斜日看徐州。

(0)

呈承旨忠斋留公以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为韵成诗·其七

小草有臭味,愿附青松枝。

况我三世间,受此露雨滋。

家庭有胜事,陶冶非公私。

稽首拜床下,喜色津须眉。

(0)

沛县歌风台·其二

沛上风云志未酬,彭城先有锦衣游。

同为富贵归乡者,只是龙颜异沐猴。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