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有臭味,愿附青松枝。
况我三世间,受此露雨滋。
家庭有胜事,陶冶非公私。
稽首拜床下,喜色津须眉。
小草有臭味,愿附青松枝。
况我三世间,受此露雨滋。
家庭有胜事,陶冶非公私。
稽首拜床下,喜色津须眉。
这首诗描绘了小草虽有微贱之味,但仍希冀依附于高尚的青松,象征着诗人自身的谦逊和对德行高洁之人的向往。诗人认为在人世间,自己也如同小草一样,受到露雨的滋养,暗示了生活的点滴润泽和个人成长。家庭中若有值得庆贺之事,那种喜悦并非仅为个人私利,而是普遍的快乐。最后,诗人以叩拜的姿态表达对忠斋留公的敬意,欣喜之情洋溢于眉宇之间,体现了对贤者的尊敬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激。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经始岩栖日,中郎接俊贤。
英姿家玉比,文藻国华先。
朗思俱名理,清言各妙铨。
意同开水镜,情契写山弦。
抒轴推芳品,津梁拟上骞。
人将明月觏,诗以穆风传。
霞彩参谈席,春容入款筵。
使轺回鲁岱,仙鹢驻吴天。
雁远离琴外,川长别酒前。
旗亭杨柳色,早已挂征烟。
爱尔金门彦,为家倚玉峰。
旷区真特涌,百里此维宗。
在昔传名岫,于今擅美封。
气灵园羽异,山秀苑华秾。
作沼通崖液,开堂写嶂容。
旭春卿霭积,霞晚紫辉重。
梵塔标池影,仙楼表宅踪。
台疑登凤鸟,城似入芙蓉。
卧榻成游具,閒居足眺供。
平生泉石兴,于以策云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