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久无雨,皇皇六月交。
池乾鱼伏网,林热鸟移巢。
淬魃临祠庙,迎龙就涧坳。
祇愁秋稼尽,何以度衡茅。
南国久无雨,皇皇六月交。
池乾鱼伏网,林热鸟移巢。
淬魃临祠庙,迎龙就涧坳。
祇愁秋稼尽,何以度衡茅。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忧旱二首(其一)》描绘了南方地区久旱无雨的严峻景象。首句“南国久无雨”直接点出主题,接下来通过“皇皇六月交”强调旱情持续的时间之长,已经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
“池乾鱼伏网”形象地写出池塘干涸,鱼儿藏匿于渔网之下,暗示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困境。“林热鸟移巢”进一步渲染环境的酷热,连鸟类也因高温而改变栖息地。
诗人接着祈求神灵“淬魃临祠庙”,希望驱除旱魃这个传说中的旱灾之神,同时“迎龙就涧坳”则寄托对龙王降雨的期待,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能带来雨水的神灵。
最后两句“祇愁秋稼尽,何以度衡茅”表达了诗人对秋季庄稼收成的忧虑,担心干旱会导致农作物枯萎,无法度过这个艰难的季节,流露出深深的民生疾苦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民间信仰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旱灾的深切关注和对民生的忧虑。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
暂武林分阃,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
易镇梧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千骑移。
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
须知。
系国安危。
料节召、还趋浴凤池。
且代工施化,持钧播泽,置盂天下,此外何思。
素卷书名,赤松游道,飙驭云軿仙可期。
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