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后和答朱孔炎并寄方允治》
《雪后和答朱孔炎并寄方允治》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何因授简上平台,朱邸参差夕照开。

积雪流从桐柏下,白云飞度大梁来。

校书刘向今方远,典礼孙通尚未回。

千载汉家逢盛事,一时人待宛都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夕阳下的京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文化氛围。首句“何因授简上平台”,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场景,仿佛诗人正站在高处,准备书写对这壮丽景色的感慨。接着,“朱邸参差夕照开”一句,通过“朱邸”这一意象,展现了皇家建筑在夕阳余晖中的辉煌与庄严,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积雪流从桐柏下,白云飞度大梁来”两句,运用了自然景观的对比,积雪与白云,一静一动,一白一蓝,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这里,桐柏山与大梁城作为地理标志,不仅增添了地域特色,也暗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校书刘向今方远,典礼孙通尚未回”两句,借用了历史人物刘向与孙通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时局的感慨。刘向曾校书于宫中,而孙通则负责礼仪典章,他们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隐喻对文化传承与国家治理的思考。

最后,“千载汉家逢盛事,一时人待宛都才”两句,将视角拉回到现实,表达了对当下盛世的赞美,并期待着像汉代那样的人才涌现。这里的“宛都”代指当时的京城,暗示着对人才与文化的重视,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自然与现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送夹谷公分省陕西

忆从长杨猎,于时始识公。

堂堂九尺干,落落万夫雄。

补衮弥缝密,能书点画工。

劳谦延士类,岂弟到儿童。

黄阁归人望,青云有父风。

驱驰常扈从,奏对每留中。

暂辍尚书履,荣分陕右弓。

秦山依昼锦,燕雪感秋蓬。

粉署趍承旧,瀛洲忝窃同。

因公动乡思,飞梦过江东。

(0)

江船二咏·其一篷

尺箦编黄芦,节密数须只。

长短随所宜,张弛易为摘。

一傍系脚索,若网纲总缉。

北人布为帆,南俗篷以荻。

舟师贪重载,高挂借风力。

顺流与溯波,巨鹢添羽翮。

望从远浦来,一片云影黑。

乱冲渚烟开,重带江雨湿。

百里不终朝,用舍从顺适。

夕阳见晚泊,堆叠纷襞积。

水虽物善利,其助乃尔益。

(0)

雨过登楼

锦里春光晓望中,雨馀花润草蒙茸。

青山尚在浮烟里,楼上分明见几峰。

(0)

寄何稼隐

欲出孤云意已阑,东风吹梦落东安。

灯前乡国千山隔,窗外乾坤一面宽。

放马脱缰嘶晓岸,连樯牵索上晴滩。

阑干倚遍空相忆,花落芳洲春半残。

(0)

雪翠轩

西山万古青未了,黛绿鬟云已倾倒。

岂知太虚忽生白。恍如长夜今复晓。

紫阳仙翁见本根,白波开天馀浩渺。

胸中盘曲此高寒,曾梦肝肠倚天表。

苍崖飞来天出巧,为护烟岚翠如扫。

万缕寒烟吹不举,静秀依依见娟好。

此时先生一开轩,平生壁立今玉峭。

脚底游尘软更红,黑头扰扰谁为雄?

临风回首三太息,安得置此冰壶中。

西山秀色千万重,一顾可洗浮云空。

遥望飞泉驾远壑,中有一路开双松。

人间风日不到处,来访轩中雪翠翁。

(0)

别西湖·其三

书生老眼厌风尘,天遣临安看一回。

便是西湖不留客,也曾身到日边来。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