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畦晴绿弄潺湲,倚杖东风却黯然。
往梦更谁怜秀麦,閒愁空自托啼鹃。
犁锄相踵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
白发老农犹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
绕畦晴绿弄潺湲,倚杖东风却黯然。
往梦更谁怜秀麦,閒愁空自托啼鹃。
犁锄相踵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
白发老农犹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
这首宋朝方德麟的《春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田野的生机与农人的辛劳。
首句“绕畦晴绿弄潺湲”,描绘了春日阳光下,田埂上绿意盎然,溪水潺潺流动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倚杖东风却黯然”一句,通过农人倚杖于田间,感受着和煦的东风,却不禁流露出一丝哀愁,这种情感的微妙转折,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往梦更谁怜秀麦,閒愁空自托啼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了农人在辛勤耕耘后对丰收的期待与忧虑,以及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巧妙地将农人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犁锄相踵地力尽,花柳无私春色偏。”这两句则揭示了农人劳作的艰辛与土地的慷慨给予,春色偏爱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而农人则是这力量的传递者,他们的汗水与辛劳,是春色得以展现的基础。
最后,“白发老农犹健在,一蓑牛背听鸣泉。”以老农的形象收尾,既是对农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延续的感慨。老农虽已年迈,但依然坚守在田间,与牛共耕,倾听泉水的潺潺声,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宁静与满足。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人生活的深切同情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我昔彭城初泊舟,岸行百步观洪流。
手披荒藓看古石,上有坡翁旧时刻。
沙冲水啮四百年,字画半灭风神全。
我行见此三叹息,此物乃在风尘间。
冬曹尹君真好事,自扫巉岩凿苍翠。
山灵助喜河伯愁,白日骊珠照平地。
孤亭素壁高巃嵷,登堂见字如见翁。
山人在前僧在后,尚忆扁舟游月中。
崖端刻颂唐宗业,水底沉碑杜预功。
直将谈笑为故事,似与百战争豪雄。
高才直节古今少,片石价比千金同。
由来一代不几见,况我异世怀高踪。
凭君一拓数千本,遍使四海扬清风。
队舞花簪送酒频,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昼下尚书履,风日晴宜进士巾。
围撤汉科三日战,苑看唐树九回春。
丹心未老时头白,犹是当年献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