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燕燕,惜惜怜怜,得少佳趣。
百计留春,只留春不住。
一刻千金钟未晓,桃花潭水深如许。
最难堪,把番风廿四,从头来数。试看那河梁日暮。
南浦波长,心事谁语。送也无聊,送了更无情绪。
江山红篱婪尾草,天涯绿野成阴术。
问东君,到明年、相逢何处。
莺莺燕燕,惜惜怜怜,得少佳趣。
百计留春,只留春不住。
一刻千金钟未晓,桃花潭水深如许。
最难堪,把番风廿四,从头来数。试看那河梁日暮。
南浦波长,心事谁语。送也无聊,送了更无情绪。
江山红篱婪尾草,天涯绿野成阴术。
问东君,到明年、相逢何处。
这首《倦寻芳·送春》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词人杨士琦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春天时的复杂心情。
开篇“莺莺燕燕,惜惜怜怜”,以鸟儿的欢鸣与依恋,渲染出春日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着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接下来“得少佳趣”一句,点明了春天带来的短暂而珍贵的乐趣。
“百计留春,只留春不住”表达了人们试图挽留春天的努力,但最终却徒劳无功,春天终究会离去。这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在“一刻千金钟未晓,桃花潭水深如许”中得到进一步的抒发,以时间的宝贵和自然景色的深邃,强化了对春天流逝的感慨。
“最难堪,把番风廿四,从头来数。”这句话通过数风来表达对春天离去的痛苦与不舍,每一个风起的日子都让人心生悲凉。接着,“试看那河梁日暮。南浦波长,心事谁语。”描绘了送别场景的凄美,河梁(桥)的日暮时刻,南浦(送别之地)的波浪,都承载着离别的哀愁,无人能诉说心中的思绪。
“送也无聊,送了更无情绪。”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空虚与无助,即使送走了春天,内心依旧无法平复。最后,“江山红篱婪尾草,天涯绿野成阴术。”以江山之美与自然之景,反衬出春天离去后的孤寂与荒凉。而“问东君,到明年、相逢何处?”则以对春天的深情呼唤,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离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无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