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作炉,百亿须弥为炭。
生铁铸就禅和,炙得通身红烂。
三千世界作炉,百亿须弥为炭。
生铁铸就禅和,炙得通身红烂。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炼狱场景。"三千世界作炉"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广袤与深沉,如同巨大的熔炉;"百亿须弥为炭"则夸张地表现了无尽的苦难和执着,犹如堆积如山的薪柴。"生铁铸就禅和"暗指修行者坚韧不拔的心性,如同生铁般坚硬;"炙得通身红烂"则形象地刻画出修行过程中身心的磨砺,经历痛苦后可能达到的炽热与蜕变。
整体来看,这首偈颂寓言式地表达了佛教中修行者在世间苦难中锤炼自我、追求觉悟的过程,体现了禅宗强调的苦修与涅槃的主题。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佛法修行的艰辛与深刻。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尊俎共徜徉。
三馆尽英隽,簪履玉生光。眺东台,登北榭,宴南堂。
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
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清赏兴何长。
高咏遂初赋,松柏郁苍苍。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山鸟弄,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