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竹来朱户,如花出玳筵。
飞觞霞外客,鸣佩月中仙。
艳色蝉光堕,佳期兔魄圆。
相携广寒榭,长夜奏钧天。
问竹来朱户,如花出玳筵。
飞觞霞外客,鸣佩月中仙。
艳色蝉光堕,佳期兔魄圆。
相携广寒榭,长夜奏钧天。
这首诗以“赠月仙为蔡茂才”为题,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诗中描绘了竹与花的美丽景象,以及宴会上宾客欢聚、仙人鸣佩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气息。
首句“问竹来朱户”,以“问竹”开篇,暗示着竹子的清雅与主人的高洁,竹子仿佛从朱红色的大门中走来,带有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接着,“如花出玳筵”,将竹比作花,出现在豪华的宴会之上,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华美与热闹。
“飞觞霞外客”,描绘了宴会上宾客们举杯畅饮的场景,仿佛在霞光之外,充满了欢乐与自由。而“鸣佩月中仙”,则将仙人的形象引入,他们身着华服,佩饰叮当作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增添了诗作的奇幻色彩。
“艳色蝉光堕”,描述了月光洒落,如同蝉翼般轻盈而美丽的景象,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佳期兔魄圆”,则借月亮圆满之象,表达了美好时光的珍贵与期待。
最后,“相携广寒榭,长夜奏钧天”,想象着与月仙一同前往广寒宫,度过一个漫长而美妙的夜晚,音乐与仙乐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
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
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
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
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
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
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
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
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
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
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雁门太守行》【汉·两汉乐府】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4sBP7.html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
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
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
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
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
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
斯言殆可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