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鲁山高,可望不可即。
袖有一瓣香,无路瞻圣域。
朅来高河阳,乃在天壤北。
离群久索居,心茅殆欲塞。
人言圣哲孙,来凭贰车式。
洙源分派清,龟蒙见孤崱。
愿效陈亢问,少祛樊须惑。
莫为徐群先,未遂仪封识。
良朋忽踵门,厚意传矜恻。
分我纤纩温,贲我素丝緎。
寒谷回春温,古道见颜色。
洪惟夫子墙,如天有辰极。
六经恢衣被,万化视法则。
嗟我早端诚,求道未有得。
暮年遭时屯,愿跻愈自力。
圣壁多旧藏,闻孙世秉德。
稽首求一言,书绅永为式。
岩岩鲁山高,可望不可即。
袖有一瓣香,无路瞻圣域。
朅来高河阳,乃在天壤北。
离群久索居,心茅殆欲塞。
人言圣哲孙,来凭贰车式。
洙源分派清,龟蒙见孤崱。
愿效陈亢问,少祛樊须惑。
莫为徐群先,未遂仪封识。
良朋忽踵门,厚意传矜恻。
分我纤纩温,贲我素丝緎。
寒谷回春温,古道见颜色。
洪惟夫子墙,如天有辰极。
六经恢衣被,万化视法则。
嗟我早端诚,求道未有得。
暮年遭时屯,愿跻愈自力。
圣壁多旧藏,闻孙世秉德。
稽首求一言,书绅永为式。
这首诗是宋代家铉翁所作,表达了对孔氏后裔孔同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儒家圣贤孔子的敬仰和自身的求学问道之心。诗中通过描绘鲁山的崇高难以亲近,象征对孔子学说的景仰与难以触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孤独。诗人提到孔同像古代贤者孙康一样,带来了启示和教诲,希望能借此消除自己的疑惑。
诗中还提及洙水源头的清澈和龟蒙山的孤峻,暗喻孔子思想的深远和独特。诗人表达了向孔同请教的愿望,希望借此提升自己对儒家之道的理解。同时,诗人感叹自己早年虽有诚意求道,但收获不多,晚年面对困境,更决心努力提升自我。
最后,诗人感谢孔同的来访和赠予,这些礼物如同寒冬中的温暖,使他感受到古道的仁义和孔子学说的光辉。他将孔同视为夫子的典范,期待从他的教诲中得到指引,将孔子的教诲铭记于心。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儒家文化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
清秋风日宜别离,石弯双折垂杨枝。
醉把金鞭入红树,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回路转秋烟烧,咫尺千重隔芳峤。
马上相逢舟上人,遥遥语笑风吹到。
道旁回首各东西,客子经过意不迷。
芦洲碧水随秋雁,茅屋炊烟闻午鸡。
云山十日同游衍,云林几曲仍相见。
别后谁言即歧路,归来孤坐怀清晏。
高楼寂寞向黄昏,独想行舟拂月痕。
空江夜泊亲渔火,微路潜行度石门。
秋山远近寻烟树,迢迢自作怀人句。
晚津骄马渡频嘶,长记停鞍送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