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喜花明炬,还愁柳堕绵。
时须杯里物,聊费杖头钱。
天上足官府,人间有地仙。
却惭营道懒,浑似逆风船。
初喜花明炬,还愁柳堕绵。
时须杯里物,聊费杖头钱。
天上足官府,人间有地仙。
却惭营道懒,浑似逆风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嵲的作品,名为《再次韵寄朱希真二首(其二)》。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生活中的点滴感慨。
“初喜花明炬”,这里的“花”指的是酒花,即在酒中产生的泡沫,“初喜”表达了一种初尝试的快乐,诗人可能是在庆祝某个愉快的时刻。然而紧接着是“还愁柳堕绵”,这里的“柳”通常象征着离别和愁思,而“堕绵”则形容愁绪缠绵不绝,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时须杯里物”,诗人提到需要时刻在酒杯中寻找慰藉,“聊费杖头钱”则表明为了这些小小的安慰而花费的是微不足道的钱财。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满足和对更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天上足官府,人间有地仙”,这里的“天上”与“人间”构成鲜明对比,“天上足官府”暗示着天上的完美无缺,而“人间有地仙”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超脱和自在状态的向往或理想化描述。这种表达方式充满了诗意,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超越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
最后,“却惭营道懒,浑似逆风船”,“却惭”表达了一种懊恼或羞愧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无法达到那种理想状态。诗人将自己的努力比喻为逆风行舟,形象地表现了前进过程中的艰难和不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思想情感。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却惭扰扰尘中客,觉路如今去尚迷。
路出桂江东,乡音想未通。
蛇飞山苦雾,鹏运海多风。
木魅长欺客,花蛮少学农。
县厅何处在,椰叶晚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