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
《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全文
清 / 袁绶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渡溪桥,攀石蹬,寻月上岩顶。

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

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

斗香茗。轻烟吹处成丝,风细袅三径。

回首红楼,隐隐一灯靓。

琼箫谱出新愁,梅花落遍,却半臂、嫩寒初劲。

(0)
鉴赏

这首《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春夜登高赏月的雅致画面。

首先,诗人以“渡溪桥,攀石蹬”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登山的过程,既展现了行者的艰辛,也预示着即将迎来的美景。接着,“寻月上岩顶”,巧妙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山顶,暗示了月光将为此次登高之旅增添别样的光彩。

“万竹玲珑,摇碎冰轮影”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竹林比作冰轮(月亮)的破碎镜面,形象地表现了月光透过竹叶洒下的斑驳光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凭栏不尽低回,一亭如笠,算今夜、更筹须闰。”这里通过“低回”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沉醉与感慨。亭子的形象被比喻为“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更筹,古代计时工具,此处借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斗香茗。轻烟吹处成丝,风细袅三径。”诗人转向对茶香与微风的描写,通过“轻烟”与“风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夜的温柔与静谧。三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此处借指小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回首红楼,隐隐一灯靓。”诗人从自然景观转而关注到远处的建筑,红楼与一灯的对比,既体现了城市的繁华与静谧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琼箫谱出新愁,梅花落遍,却半臂、嫩寒初劲。”最后,诗人以琼箫(美玉制成的笛子)和梅花作为意象,表达了在春夜中感受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梅花的凋零与初冬的寒冷,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月底修箫谱·春夜乘月登仓山》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春夜登高、赏月品茗、感受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情景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袁绶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猜你喜欢

悼黄子澄太常

厦木支穷感昔闻,知人不易负吾君。

但怜共矢心匪石,虽死犹喷气似云。

方腊一时符僣号,平原千古足流芬。

盟鸡尚忆西塘路,风雨凄凄握手分。

(0)

赵彦微画二首·其二

吴兴孙子多才俊,曾把文章动九关。

归到江南尘满眼,忍将情思写青山。

(0)

义城十景·其四汉营馀垒

先世逢昌运,经邦建武威。

六韬开豹略,八阵出鱼丽。

山岳雄图在,风云霸业移。

泉声悲鼓角,树影见旌旗。

自拟羊公石,登临不尽思。

(0)

东湖十景·其一孔庙松风

峨峨孔祠阴,嘉树气萧爽。

凉飙发天末,夕荫涤烦想。

清音杂弦歌,铿锵振馀响。

憩息以忘言,寂听惬幽赏。

(0)

答清碧长老韵

人生难得笑谈间,趁取清欢一饷閒。

烛影红摇帘外雨,茶烟青掩屋头山。

禅床坐梦唐文畅,野屐行思晋谢安。

感慨南山旧时事,春风花底共盘桓。

(0)

述意

乱后萧条笔砚荒,十年经历几风霜。

尚思霄汉高攀桂,且向田园漫种桑。

万古斯文难泯灭,一时世态自炎凉。

尘沙浩浩迷天地,忍见彝伦失纪纲。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