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仪脩饰色通明,出处曾占既济亨。
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
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
容仪脩饰色通明,出处曾占既济亨。
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
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
此诗《清士》由明代诗人杨守阯所作,描绘了一位外表端庄、内心高洁的君子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展现了清士的内在品质与外在风貌。
首句“容仪脩饰色通明”,以“修饰”形容清士的仪表整洁,而“色通明”则暗示其内心光明磊落,内外如一。接着,“出处曾占既济亨”一句,通过“既济亨”这一卦名,寓意清士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平和与从容,体现了其处世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玉乳先春资吐纳,真铅伏火抱澄泓”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比喻清士的修为与境界。玉乳象征着清纯与滋养,先春则暗示着超前的智慧与敏锐的洞察力;“真铅伏火”与“抱澄泓”则分别借用了道教炼丹术中的术语,表达了清士内心的纯净与对真理的追求。
“襟怀倾倒卢仝碗,风韵和鸣子晋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士的风度与气质。卢仝碗与子晋笙,分别代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饮茶与吹笙之乐,这里用来形容清士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还拥有高雅的艺术品味。
最后,“若遇提撕从鼎鼐,也输涓滴润苍生”两句,表达了清士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以其微小的力量,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这里的“提撕”指指点、教诲,而“鼎鼐”则是烹饪器具,象征着日常生活中的责任与贡献。“涓滴”则比喻清士虽小却能滋润万物,体现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士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与深远的道德影响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漫漫苦海,似东溟、深阔无边无底。
逯逯群生颠倒竞,还若游鱼争戏。
巨浪浮沉,洪波出没,嗜欲如痴醉。
漂沦无限,化鹏超度能几。
唯有当日重阳,惺惺了了,独有冲天志。
学易年高心大悟,掣断浮华缰系。
十载丹成,一时功就,脱壳成蝉蜕。
从师别后,更谁风范相继。
春云浮空山渺渺,细雨飞花堕江草。
感时欲作寄远书,凝思几叹中书老。
东家小胥借已无,西家但有长柄锄。
薛涛侧理摊满案,无奈点作玄云图。
昨夜灯花悬紫粟,知有春风到茅屋。
清晨开户得故人,惠我温生双落墨。
赤锋圆健光彩浮,金花古笺封两头。
脱颖忽作霹雳响,龙跳虎跃山灵愁。
更看担夫争道好,涂鸦小儿惊绝倒。
陶泓从此策奇勋,扼腕凝神听挥扫。
黑花飒飒鸣琳琅,野人辟易安敢藏?
为君贡之白玉堂,黼黻华衮开天章。
大书大义扶王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