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愤著书,论或凭胸臆。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
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子长愤著书,论或凭胸臆。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
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
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
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
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
这首诗《道古》由清代诗人李重华所作,通过对司马迁著书立说的感慨,以及对当时学术风气的反思,表达了对坚守正道之人的敬佩与对学术传承的思考。
首句“子长愤著书”,开篇即点明了司马迁著书的背景与情感,他因愤世嫉俗而写下历史,展现了一位史学家的深沉情感与责任感。接着,“论或凭胸臆”一句,揭示了司马迁在著述时可能更多地依据个人的直觉与判断,而非完全遵循传统学术规范,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
“殷勤表素王,已足称神识”两句,赞美司马迁通过著作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向往,这种精神追求足以彰显其超凡的智慧与人格魅力。接下来,“时方贵黄老,经术尚薄蚀”描绘了当时社会崇尚道家思想,而儒家经典却逐渐被忽视的学术环境,暗示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不满。
“卓然仰高山,先路导其惑”赞扬司马迁如同高山一般,引领后人走出迷雾,指出他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紧接着,“骈罗七十子,附圣为羽翼”提到司马迁的弟子众多,他们围绕在他周围,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如同圣人之翼,增强了其影响力。
“遂使弦诵堂,崇祀盛轨则”表明司马迁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与尊崇,他的思想与作品成为了教育与祭祀的重要内容,影响深远。
最后,“我嗟卫道人,曾未预配食”表达了对坚守正道之人的惋惜之情,感叹他们未能参与到司马迁的学术传承中,暗示了作者对于学术传承链条断裂的忧虑。同时,“盲左既酬功,腐迁何愧色”以反问的形式,肯定了那些为学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无论他们的身份如何,都值得尊敬与纪念。
综上所述,《道古》一诗通过对司马迁及其学术贡献的赞美,以及对当时学术风气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传承的深切关注。
玉脆红轻不耐寒,无端风雨苦相干。
晓来试卷珠帘看,蔌蔌飞香满画栏。
磻溪有君子,玉壶贮寒冰。
一朝辞旧隐,去为畿邑丞。
畿邑天下剧,赞府须贤能。
才刃肯尝试,心源先自澄。
古来人中杰,进德如川增。
规模百年后,感慨中夜兴。
终焉不碌碌,泰华高崚嶒。
君侯资敏达,而以古自绳。
嗜书殆成癖,几载鸡窗灯。
词场贾馀勇,先取蝥弧登。
成功不自伐,得善勤服膺。
筌蹄宁复顾,堂奥从今升。
时哉佐裁决,行矣蜚声称。
吾民久憔悴,德政先哀矜。
宁书考下下,莫忘心兢兢。
俯仰无愧怍,正直神所凭。
相期志远大,可但观飞腾。
久要忽语别,惨戚不自胜。
我无锦绣段,何以赠良朋。
一言布心腹,旧贯古所仍。
《送姜子谦丞于潜》【宋·袁燮】磻溪有君子,玉壶贮寒冰。一朝辞旧隐,去为畿邑丞。畿邑天下剧,赞府须贤能。才刃肯尝试,心源先自澄。古来人中杰,进德如川增。规模百年后,感慨中夜兴。终焉不碌碌,泰华高崚嶒。君侯资敏达,而以古自绳。嗜书殆成癖,几载鸡窗灯。词场贾馀勇,先取蝥弧登。成功不自伐,得善勤服膺。筌蹄宁复顾,堂奥从今升。时哉佐裁决,行矣蜚声称。吾民久憔悴,德政先哀矜。宁书考下下,莫忘心兢兢。俯仰无愧怍,正直神所凭。相期志远大,可但观飞腾。久要忽语别,惨戚不自胜。我无锦绣段,何以赠良朋。一言布心腹,旧贯古所仍。
https://shici.929r.com/shici/makkqf2Z82.html
去秋今复号新秋,要使新愁入旧愁。
四海元龙霖雨望,一生仲举国家谋。
囚冠不脱凋蓬鬓,旅殡何堪败蒻舟。
谁与此怀同涕泗,南山朝霭暮烟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