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贾生抗高志,慷慨为过秦。
其君或唐虞,彷佛皋契尘。
诎已徇一时,哀哉遘其勤。
因知纭纭内,心与身自亲。
会须直躬行,大道无迷津。
提壶挂舟傍,还戴漉酒巾。
何必访巢许,今古皆斯人。
这首诗是明代祝允明仿照陶渊明风格所作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二十首。诗人以自然界的阴阳法则开篇,强调世间万物尽管受制于时间变迁,但其中依然蕴含着永恒的真理。他接着提到扬子江水的清澈宁静,即使承载污垢也能焕发出新的美好,寓意人应如扬子般保持清静,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展现出高尚的品格。
诗人引用贾谊的典故,表达对高尚志向的追求,批评那些短暂的权势者,暗示真正的贤明君主如唐虞时代的皋陶那样圣洁。然而,现实中有不少君主屈从于时势,导致了诸多艰辛。诗人由此认识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内心与身体应当合一,坚持正道,不迷失方向。
结尾处,诗人以提壶滤酒的动作象征超脱世俗,表示无需刻意去寻找隐士巢父、许由那样的人,因为这种清高的人格特质在古今都有体现。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