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家学校号崇礼,成绩斐然良可喜。
屈指星霜二十周,飞函速客和会启。
忆昔清室图自强,变法先从育才起。
诏下郡县急兴学,斯校乘时遂经始。
松公首倡询谋同,群彦翩翩同董理。
慎选师资广陶铸,兰桂森森尽桃李。
共和肇造学制更,灌输欧化厚根柢。
潮属高小推先河,绛县疑年谁敢齿。
满目琳琅设备新,到此如入五都市。
老我筋力已颓唐,返辔王阳空仰企。
若教杖策随后尘,应共韶乐叹观止。
却作巴渝当贺笺,留备他年修校史。
柯家学校号崇礼,成绩斐然良可喜。
屈指星霜二十周,飞函速客和会启。
忆昔清室图自强,变法先从育才起。
诏下郡县急兴学,斯校乘时遂经始。
松公首倡询谋同,群彦翩翩同董理。
慎选师资广陶铸,兰桂森森尽桃李。
共和肇造学制更,灌输欧化厚根柢。
潮属高小推先河,绛县疑年谁敢齿。
满目琳琅设备新,到此如入五都市。
老我筋力已颓唐,返辔王阳空仰企。
若教杖策随后尘,应共韶乐叹观止。
却作巴渝当贺笺,留备他年修校史。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名为《崇礼学校二十周纪念索句成七古一章却寄》。诗中赞美了柯家学校的成就与贡献,追溯其创建背景与历史意义。
诗开篇即点明柯家学校(崇礼学校)在教育领域的显著地位与成绩,称其“成绩斐然良可喜”。接着,诗人以“屈指星霜二十周”描绘学校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同时通过“飞函速客和会启”表达对学校庆祝活动的期待与参与。
诗人回顾了清室时期为图自强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他提到清廷的诏令促使各地迅速兴办学校,崇礼学校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诗中赞扬了创办者如松公为首的一众贤士,他们共同筹划,精心选拔师资,致力于培养人才。在共和制度建立后,学校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引入西方教育理念,奠定深厚的基础。诗人特别提到,潮属高小以崇礼学校为先驱,绛县的教育水平难以匹敌。
诗人描绘了学校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的景象,如同置身繁华都市。然而,随着岁月流逝,他的身体已不再年轻,只能遥望崇礼学校的辉煌,感叹时光易逝。最后,诗人以“却作巴渝当贺笺,留备他年修校史”结束,表达了对学校未来的美好祝愿,并希望将来能有机会为学校的历史留下记录。
整首诗不仅颂扬了崇礼学校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与敬意。通过历史回顾与现实描绘,展现了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
春乍霁。清涟画舫融泄。
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
漫将西子比西湖,溪边人更多丽。步危径、攀艳蕊。
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
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
海棠藉雨半绣地。正残寒、初御罗绮。
除酒销春何计。向沙头更续,残阳一醉。
双玉杯和流花洗。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
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娉婷。
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
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云零。
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
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经行。
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
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