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一》
《辛亥元宵和王希颜韵·其一》全文
元 / 陈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隔窗风雨送元宵,自种花灯慰寂寥。

邻舍已添榆社鼓,江亭却忆酒旗招。

闹蛾簇粉寒难整,浮蚁吹波暖易消。

梅萼那分花市烛,云头虚度凤台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情感。首句“隔窗风雨送元宵”以风雨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元宵节的氛围,暗示着虽有风雨,但节日的喜悦与热闹并未因此减退。接着,“自种花灯慰寂寥”一句,诗人以自我种植花灯来慰藉内心的孤独,体现了对节日的深情投入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邻舍已添榆社鼓,江亭却忆酒旗招”两句,对比了邻舍的热闹与自己所在江亭的回忆,通过榆社鼓声与酒旗招展的景象,勾勒出节日的欢腾与热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闹蛾簇粉寒难整,浮蚁吹波暖易消”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场景,通过“闹蛾”(指飞舞的蛾子)与“浮蚁”(指漂浮在水面的酒沫)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热闹,同时“寒难整”与“暖易消”也暗含了时光易逝、欢乐短暂的感慨。

最后,“梅萼那分花市烛,云头虚度凤台箫”两句,以梅花的花萼与天空中的云朵为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节日的结束与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情感交织,既有对当下欢乐的享受,也有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期待的憧憬,情感丰富而细腻。

作者介绍
陈谟

陈谟
朝代:元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其二悼亡

举案清娱,流苏宛转低屏箔。

熏香傅粉绝纤尘,窗几浑如昨。

寂寞梧桐夜雨,何从觅、金钗钿合。

记来朝罢,小立妆台,看他梳掠。

愁鬓安仁,丝丝总为情担阁。

并头菡萏褪红香,一霎西风恶。

自古聪明薄命,男儿泪、英雄气索。

遣哀无计,此恨绵绵,地长天阔。

(0)

丁香结

霞鹜平帆,浪涛惊楫,朱幄暗摇香雾。尽舞凫歌纻。

淡景色,彩翼轻娇飞露。

绮琴微宕促,淩波逝、叠叠浅步。

回裾翔佩,咫尺遥天,山云早布。望处。

是第一枝头,倦歇光随影驻。

共献珍囊,银丝密织,皎颜同素。

应记嘉会碧海,四极苍茫渡。

闻长槎横遍,但说伊人袂举。

(0)

南台江竹枝词·其一

南台江下水汤汤,两岸人家涨腻香。

日暮珠帘都捲起,一奁秋水照梳妆。

(0)

严州诗三首·其一小阳

弭棹小阳头,小有藏春屿。

隔竹十数家,风日美清渚。

山木苦未多,空林一鸟语。

即事岂知幽,浣纱此溪女。

(0)

念奴娇.有赠

东瀛眉史,数今时,裙钗首屈一指。

习礼明诗,争道是,绛帐髯僧弟子。

笔仿簪花、才工咏絮,道韫差堪拟。

幽情无限,苦处难与谈起!

惜汝碧玉华年,红颜薄命,泪暗弹江水。

翠袖春耐冷,作客嘉禾旧里。

鸳度金针、虫雕铁笔,四海谁知己?

少年薄倖,美人休矣!休矣!

(0)

柳梢青

如此春风。都来付与,病里愁中。

竹笑兰言,云愁海思,细数遭逢。先生坐老墙东。

看树树庭花谢红。楼上筝声,陌头鞭影,一样匆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