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吹高海底月,半落洮河色如雪。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
此时都尉兵初尽,此夕单于阵方结。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
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
《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
胡笳本是从胡起,曲曲缘云咽流水。
飞入重城怨已深,听临遥塞愁应死。
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
更使胡雏双泪落,万群嘶月过飞狐。
长风吹高海底月,半落洮河色如雪。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
此时都尉兵初尽,此夕单于阵方结。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
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
《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
胡笳本是从胡起,曲曲缘云咽流水。
飞入重城怨已深,听临遥塞愁应死。
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
更使胡雏双泪落,万群嘶月过飞狐。
这首明代诗人俞允文的《胡笳曲》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开篇以“长风吹高海底月”起兴,暗示了辽阔的边疆和寂静的夜晚。接着,“半落洮河色如雪”描绘了洮河月色的皎洁,与胡笳声交织,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胡笳写出陇头声,千声万声吹不歇”直接展现了胡笳的哀婉旋律,仿佛在无尽的夜空中回荡,反映了戍卒们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残酷。随着诗歌深入,诗人通过“都尉兵初尽”和“单于阵方结”揭示了战事的紧张和士兵的疲惫。
“沸地黄沙冻欲牢,连天白草烧难热”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严酷环境,而“玉箸啼还遍,红颜坐相诀”则表达了离别的悲痛和生死未卜的忧虑。接下来的“《杨柳》曲中离别久,《梅花》管里音书绝”借乐曲名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音信断绝的无奈。
最后,诗人将胡笳的哀怨与边塞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如“谁知沙畔卷寒芦,一曲能消胆气粗”,强调了胡笳音乐的力量,甚至让敌人心生哀怜。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将子无涉水,水深下无极。
鯈鱼舞浮阳,螭首闯阴碧。
弱去一羽沉,恶来万波激。
子兮何所求,快此蛟蜒滴。
谏议起阳城,拾遗招李渤。
望子子不来,羊裘号逋客。
踞坐山石粗,晞发朔风急。
乱流两白足,何日踔疏逸。
子兮宁不悲,饥氓徯唐稷。
岂其洛之涯,而可温与石。
越水稽山,清明气、钟为人极。
彯缨早、□中学问,从头施设。
不受尘来霜壁立,常生意处春流活。
与世间、别是一规模,师夔契。仙岛上,分风月。
苍梧下,怀冰雪。更双亲犹是,朱颜时节。
勋业要从青鬓上,乾坤如许丹山折。
看凤衔、芝诏下层霄,朝金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