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言外悟精真,劫劫过来不坏身。
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
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
五千言外悟精真,劫劫过来不坏身。
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
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
这首诗《寄古鍊师》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道家修炼与宇宙真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五千言外悟精真”,借用《道德经》五千言的典故,暗示诗人超越了文字的束缚,直接领悟到了宇宙的本质与真理。接着,“劫劫过来不坏身”一句,表达了修炼者历经无数劫难而不改其本心,身体与精神都得到了永恒的净化与升华。
“浇酒乍禳东国火,掷泥闲化下方人”描绘了修炼者以洒酒驱邪、投泥化人的行为,象征着清除心灵与外界的杂念,达到内心的纯净与和谐。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干预,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净化。
“开将笑口流春电,养得家鸡在日轮”中,“笑口”与“春电”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内心的喜悦与温暖,后者则象征着生命力的爆发与活力。这句诗表达了修炼者通过内心的修炼,不仅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还能激发内在的生命力,如同太阳之轮般照亮周围的世界。
最后,“归去阆风上头住,玉芝宫阙总如银”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仙境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成功后,能够达到一个充满祥和与美好的精神世界。这里的“阆风”、“玉芝宫阙”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着修炼者最终达到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与宇宙真理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理想精神世界的向往。
护索郊行秋夜秒,无心万籁自悲鸣。
月林散叶风前下,村舍孤镫夜半明。
暗里家山应在望,醉中砧杵不关情。
归来东榻鸳衾稳,应笑词人怨五更。
停棹即阶除,空明一镜如。
飞毫僵庶可,吐句走灵舒。
闹里自静好,公馀相起居。
爱君情款密,裨我事迂疏。
念念民租少,言言郡计虚。
入林难即鹿,竭泽恐无鱼。
立政谙平实,行符审疾徐。
亟牛且鸡汁,服骥偶盐车。
斟酌黄流瓒,流连翠织裾。
务滋桃李种,首事草茅锄。
愿却辛毗子,同商隽永书。
溪山万宝藏,穹壤一蘧庐。
吟吻馋供茗,官庖贵买蔬。
尘劳资洗濯,技痒互爬梳。
生活侵韩贾,襟期听耳馀。
雪舟如兴尽,共此复谁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