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韩寅仲枝园读其放歌即席次韵赋》
《过韩寅仲枝园读其放歌即席次韵赋》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古风

有客有客云林间,自言愚公之谷幽人之槃,白板作扉柴作关。

一枝之栖六月息,须髯未戟鬓未斑。

黄金筑台骏骨市,掉头不顾寻空山。

山前一水秋清浅,摩天照出东西巘。

宇衡相望烟火邻,君不好游余亦倦。

握羽扇,扫石床。穿曲径,汎回塘。

地僻山空日正长,西风禾黍送新凉。

正喜采薇和煮石,暂来扣角共歌商。

歌声缥缈不知处,主人原向云中住。

忍见荆棘横道生,忍闻豺虎当人语。

竹藏张廌,树种橐驼。取人间者少,攘造物者多。

寮毁鲁丘,仓尼邹轲,莫将道路叹蹉跎。

此生只合置丘壑,平地何日无风波。

足有谢公屐,门有翟公罗。

天地莽莽阔如许,君胡为乎山之阿。

共说人生行乐耳,醉来休问夜如何。

啼鸦绕霜樾,明月坠庭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与心境,以及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拜访与感怀。诗中的隐士居住在云林之间,自称为“愚公之谷”的幽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自给自足。他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向往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的“黄金筑台骏骨市”可能象征着对功名利禄的不屑,而“掉头不顾寻空山”则表达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

隐士所居之地,前有清澈的小溪,后有摩天的山峰,与邻近的村落相望,环境幽静宜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隐士一同体验了自然之美,包括手持羽扇、清扫石床、穿越曲折小径、泛舟回塘等活动,享受了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和谐。日长风清,西风吹过成熟的庄稼,带来阵阵凉意,与隐士一起采摘野菜、煮石为食,共同吟唱商音,歌声飘渺,似乎融入了周围的自然之中。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忧虑,隐士所在的环境虽美,但仍有荆棘横道、豺虎威胁,象征着社会的险恶与不公。诗中提到的“取人间者少,攘造物者多”,表达了对人性贪婪与自然法则的反思。最后,诗人感慨于隐士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应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应被世俗的纷扰所束缚。诗的结尾以“啼鸦绕霜樾,明月坠庭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一种理想化表达。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十七

西天法曲曼声长,璎珞垂衣称艳妆。

大宴殿中歌舞上,华严海会庆君王。

(0)

题赵子昂画梨花画眉图

鸣春如有意,谁与画眉长?

若诉梨园事,开元梦一场。

(0)

修净慈寺成,贺简以道长老

古佛毗耶愿海深,万间弹指变黄金。

分明兜率诸天境,庆赞阎浮施主心。

堂上鼓钟声大地,域中龙象尽知音。

自应雪夜传衣处,不独神光在少林。

(0)

赠写神朱大年

笔头何在觅人知,镜里相看不自疑。

麟阁尽能图燕颔,龙沙谁复恨蛾眉?

千年名姓毛延寿,一代丹青顾恺之。

梦感九重终见召,艺精宁患不逢时?

(0)

寄题松风海月方丈,为普慈寺林清远赋

普慈寺主会当年,画雀双鸣赴法筵。

风过忽闻松上雨,月行不离海中天。

三生身性何曾改,一念声闻总是缘。

先辈往还成故事,玉围曾解寺门前。

(0)

戏赠杨维桢儒司

懒散情怀是索居,非关故草绝交书。

空谋赤壁一斗酒,不寄云间双鲤鱼。

近日西河疑子夏,几时汉武问相如?

文章固是雕虫事,请教何人力有馀?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