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谣》
《喜雨谣》全文
明 / 倪岳   形式: 古风

寒芒万丈飞天锋,东西交射层霄中。

火云盘礡不肯散,焰光时作烧天红。

六鳌屃屃撼坤轴,却送江南三月风。

喧豗捲尘蔽白日,咫尺浮翳成昏蒙。

两丸黑白互荡激,十日始怜后羿功。

相逢尽道水脉涸,巢湖有路行人通。

高田低田总如赭,踏车不救秧苗空。

庙堂祝币来群公,纷纷走谒缁黄宫。

痴童呼天口欲裂,天亦不闻如耳聋。

我意天应悯赤子,似恶此举真愚庸。

片云不生暑威炽,嗟我绝望心力穷。

五月九日水羊舞,忽然雨脚来濛濛。

夜深萧飒飞转急,决渠涌壑来神工。

我知此雨岂人力,枯槁振起生意融。

我不愿天能雨豆,谁解作粥苏疲癃。

我不愿天能雨针,谁解补衮为华虫。

但欲此雨滂沱足三日,叱咤海若鞭苍龙。

河流滔滔通万漕,田畴拍拍酬三农。

拟效周诗赋云汉,载仰帝德歌年丰。

(0)
鉴赏

这首《喜雨谣》由明代诗人倪岳所作,描绘了久旱之后,一场及时雨降临的情景,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与喜悦之情。

诗中以“寒芒万丈飞天锋”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前的紧张气氛,接着“东西交射层霄中”则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从天而降。接下来,“火云盘礡不肯散,焰光时作烧天红”描述了之前干旱的景象,与之后的雨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六鳌屃屃撼坤轴,却送江南三月风”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暗示了雨水对于农业和民生的重要性。

“喧豗捲尘蔽白日,咫尺浮翳成昏蒙”描绘了雨势之猛,遮蔽了阳光,使得世界变得模糊不清。“两丸黑白互荡激,十日始怜后羿功”则以神话故事为喻,表达了对雨水的感激之情。接下来,“相逢尽道水脉涸,巢湖有路行人通”反映了人们在干旱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对雨水的期待。

“高田低田总如赭,踏车不救秧苗空”描绘了农田因干旱而干涸的景象,强调了雨水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庙堂祝币来群公,纷纷走谒缁黄宫”表现了官民共同祈雨的场景,体现了社会各阶层对雨水的共同期盼。“痴童呼天口欲裂,天亦不闻如耳聋”表达了人们对上天无动于衷的无奈与失望。

最后,“我知此雨岂人力,枯槁振起生意融”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赞美,认为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上天对人民的恩赐。“我不愿天能雨豆,谁解作粥苏疲癃。我不愿天能雨针,谁解补衮为华虫”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更高期望,希望它能够解决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但欲此雨滂沱足三日,叱咤海若鞭苍龙。河流滔滔通万漕,田畴拍拍酬三农”表达了诗人对雨水持续时间的渴望,以及对农业生产的美好愿景。

“拟效周诗赋云汉,载仰帝德歌年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颂扬雨水带来的丰收,以及对帝王恩泽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朝代:明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猜你喜欢

得白岩惠书

山童传信到江乡,满纸云烟墨数行。

西洛漫誇裴相国,南宫何羡米元章。

四朝黄发身仍健,五岳丹梯兴未忘。

观物素谙玄化理,不须重问九还方。

(0)

何子元移住扬州巷

第宅三年已四迁,买邻销尽卖文钱。

极知萍梗皆身外,且逐风花过眼前。

伏枕夜通骑鹤梦,散衙秋断看山缘。

相从欲问城东社,闻说郎曹本是仙。

(0)

荅函山希尹

吏曹清雅复谁如,三载淮阴远谪居。

岂谓风蓬叹流转,久从霄汉拟迁除。

子平实有归田赋,公干虚传卧病书。

乘月共怜霜燕起,悲鸣犹是落弦馀。

(0)

立春日

多病逢春笔懒拈,草堂高枕病垂帘。

故人恰送鱼酒至,野老不愁年岁添。

冉冉雪云虚照水,晖晖晴日乍经檐。

衔杯自笑还成醉,吏隐谁能得两兼。

(0)

归自北村

款款野中话,依依川上情。

雨昏沙径色,风起暮林声。

临水仆夫望,呼予童子名。

柴门露远火,回策兴弥清。

(0)

赠萧医士

览镜叹华发,出门乡路遥。

客装侵暮雨,归楫渡春潮。

草绿河阴细,莺啼苑外娇。

荷锄行采药,还似赤城樵。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