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全文
清 / 徐釚   形式: 词  词牌: 一落索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

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羊裘不暖犹添絮。

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0)
鉴赏

这首清代徐釚的《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描绘了一幅冬夜聚会的画面。首句“霜浓烟瓦寒鸦语”,以霜重、烟雾笼罩的瓦檐和寒鸦的叫声,渲染出夜晚的寒冷与寂静。接着,“惹炉烟频炷”写炉火燃烧,人们围炉取暖,频频添柴,显示出聚会的温馨气氛。

“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两句,通过酒香和易水燕山的典故,表达了对英雄豪情的追忆和对友人相聚的喜悦。酒香四溢,仿佛能唤起人们对壮志豪情的记忆,而“红滴槽床雨”则可能形容酒液滴落,如同雨点打在槽床上的景象,增添了诗意。

“羊裘不暖犹添絮”进一步强调了冬夜的寒冷,即使穿着羊皮袄也不够暖和,需要再添加棉絮。这句流露出诗人对身处乱世、生活艰辛的感慨。“乱乡愁无绪”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愁苦和纷乱的思绪。

最后两句“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引用荆轲刺秦的典故,以弹奏弦乐的方式排解愁绪,并借问是否曾在市井中遇到过像荆轲那样的英雄,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典故,展现了冬夜聚会的场景,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乱世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徐釚

徐釚
朝代:清   字:电发   号:虹亭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生辰:qiú )(1636~1708

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咏蝶

整翩翩粉翅,愁燕子莺儿。

向细草阑干,游丝庭院,双宿双飞。

腰肢瘦来一搦,爱红香影里镇相随。

花底可怜踪迹,梦中何处天涯。深闺风景正芳菲。

长自傍帘帏。早倚窗人见,绣上罗衣。

依依似嫌春晚,更几番、萦绕绿杨枝。

忍把泥金小扇,等闲追过墙西。

(0)

满庭芳.酒帘

楼角斜飘,檐牙半露,几番卷起炊烟。

有时风静,端正一竿悬。

比似曲车更甚,遥望处、无那情牵。

行沽去,何须借问,亚树夕阳偏。堪怜。

最好是、杏花开候,春暖江天。

傍水村山郭,做弄清妍。

招引踏青人至,同认取、孤影翩翩。

只休教,朦胧醉眼,错认燕飞前。

(0)

绮罗香.次外见寄韵

几日东风,流光暗度,又是春韶情味。

柳色青青,隐映碧桃开未。

刚社燕、啄遍芹泥,渐粉蝶、暗销香腻。

诉春愁,恰恰莺啼,望人长向翠楼倚。

无聊花下独自,对著斜风细雨,游丝轻曳。

不定阴晴,酿做恼人天气。

扶彩袖、红泪空收,对清波、素书谁寄。

愿征人、莫惜轮蹄,那须锦词费。

(0)

卜算子慢.得客中信

池莲已谢,篱菊又残,正念远人天际。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且先看、两个平安字。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廿载蚕丛寄。

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

(0)

捣练子.春日即事

桃似锦,柳如绵。莺语初停蝶翅闲。

妨却绣窗多少事,频抛针黹到花前。

(0)

浣溪沙.月夜闻笛

残月斜穿槅子明。谁家巧作断肠声。

无端心绪最关情。

风动罗帏惊好梦,披衣重起正三更。

蕙兰露湿暗香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