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山桂》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吾爱山中树,繁英满目鲜。

临风飘碎锦,映日乱非烟。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

(0)
注释
吾:我。
爱:喜爱。
山中树:山中的树木。
繁英:繁多的花朵。
满目鲜:满眼都是鲜艳的色彩。
临风:面对着风。
飘碎锦:像破碎的锦缎飘落。
映日:映照着太阳。
乱非烟:纷乱如非真实的烟雾。
影入:倒映。
春潭:春天的潭水。
香凝:香气凝聚。
月榭:有月光的亭榭。
岂知:谁能想到。
幽独客:孤独的旅人。
赖此:依靠这些。
朱弦:红色的琴弦,这里比喻美好的景色。
翻译
我喜爱山中的树木,满眼都是繁花鲜艳。
花朵在风中如碎锦般飘落,映照着阳光仿佛不是烟雾缭绕。
花影倒映在春天的潭水底部,香气凝聚在月下的亭榭之前。
谁能想到,孤独的旅人,全靠这些美景来代替琴声的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春景图。诗人以"吾爱"开篇,表达了对山中树木繁茂景象的喜爱。"繁英满目鲜"则具体描述了这种美丽景致,"临风飘碎锦"和"映日乱非烟"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花瓣纷飞的景象比作飘落的丝绸,强调了视觉上的冲击力。下片"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则是从静态转向动态,描述了树木投射在水中的倒影和花香伴随着夜晚的清冷气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岂知幽独客,赖此当朱弦"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隐居之士,对这山中美景的依赖和享受。这里的"朱弦"比喻着琴瑟,暗示诗人通过欣赏自然之美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独特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题石井慈济泉二首·其二

岩石嵌空湛碧泉,酌甘鉴静意萧然。

幽深端有神龙穴,虚迥疑藏古洞天。

云影漾波光璀璀,石渠飞溜响涓涓。

会须掬取岩中水,洒作膏霖遍八埏。

(0)

山晚

日落川原迥,商歌独放情。

千峰连暮色,万木乱秋声。

流水相回合,间云自送迎。

人家隔烟浦,灯火望中明。

(0)

登岱六首·其四

尚忆秦松帝跸留,至今风雨未全收。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

人间处处襄城辙,矫首苍茫迥自愁。

(0)

拟行行重行行

一日复一日,与君久离别。

妾身在汉阳,君居泰山侧。

川阪东西长,欲往无舆楫。

吴牛不北辕,燕鸟无南翼。

日月有昼夜,妾心靡朝夕。

冥冥尘满天,欲归路安适。

冉冉岁云莫,坐凋红芳色。

相思勿复陈,黾勉期令德。

(0)

鸡鸣曲三首·其一

鸡鸣城中满树霜,青楼旭日照流黄。

鸣筝锦瑟秋尘里,玉雁金蝉共一行。

(0)

柳亭

柱史当年曾卜筑,月明时有读书声。

移家湖上泉源迥,鸣佩日边云树横。

几度关山清夜梦,偏多杨柳故园情。

何时得扫风前叶,纸帐绳床过此生。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