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淫雨霁,窗户含馀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绕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馀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绕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城中享受晴朗天气的宁静生活。开篇“山城淫雨霁,窗户含馀清”表达了雨后天空澄明,室内外皆是清新之气。接着“老人午睡足,杖策绕荒庭”展示了老人的悠闲自得,他在午睡后拿着拐杖在荒废的庭院中散步。
诗中的“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写出了夏日里自己居所的美好,以及清凉的树荫与繁盛的花草相互辉映。"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则是对周遭环境的细腻描绘,表现出老人对自然界的喜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表达了老人在大自然中的超脱与淡定,他用拐杖作为支撑,仰望天空,对比自己的生命如浮云。"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则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老人体会到人生如过客,物是人非。
最后,“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与哀愁,但同时也表现出老人的豁达,他在感伤之余选择用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老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乐观面对生活变化的哲学态度。
来南百虑拙,所得惟幽寻。
矧余玉雪友,共此丘壑心。
江亭俯虚旷,穴室穷邃深。
是时薄雨收,白霭笼青岑。
弃筇追野步,却扇开风襟。
炎方岂必好,差远鼙鼓音。
且愿海道清,莫问神州沉。
徘徊惜景短,留滞畏老侵。
昨游感莺哢,今至闻蝉吟。
常恐官事絷,佳日妨登临。
譬如逃学儿,汲汲贪寸阴。
何因释胶扰,把臂偕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