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
《酒间短歌次吴太史》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古风

延陵太史文之豪,手持椽笔轻一毫。

却厌漆镂思匏陶,别筑坛社延风骚。

健如风舸凌秋涛,元气浩浩天滔滔。

忽入冰壑难容舠,豫章言必称禹皋。

下视元白等播鼗,坐令万类归笼牢。

间出水碧兼金膏,关西夫子真凤毛。

咳唾中律鸣鸾刀,风吹锦服飘双绦。

仙骨曾啖瑶池桃,手持权衡有纵操。

收敛英迈胸中韬,彼哉坐井吝以骄。

瑞物一见辟百妖,裁之品藻谁能逃。

深许抱瓮恶桔槔,一日千里不觉劳。

何尝仰首逢人号,我喜麻直能扶蒿。

起家江左大布袍,两以文字魁群髦。

宝鉴出匣弓辞韬,东陵野人随羽旄。

不饮自醉黄生醪,雅终奏俗空嘈嘈。

不可得麾安可招,自知一著良独高。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酒间短歌次吴太史》。邵宝,字国贤,号正学,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展现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对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赞扬了这位文人“手持椽笔轻一毫”的才华,暗示其文笔流畅,思想深邃。接着,诗人通过“却厌漆镂思匏陶,别筑坛社延风骚”表达了这位文人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超越,以及对文学创新的追求。随后,诗人用“健如风舸凌秋涛”来形容其文思敏捷,才情出众,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乘风破浪的船只。

进一步地,诗人通过“忽入冰壑难容舠”这一比喻,展示了这位文人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仿佛他能够洞察到常人难以触及的领域。诗人还提到这位文人对古代文献的熟稔,如“豫章言必称禹皋”,并将其与“下视元白等播鼗”形成对比,强调了他对传统文学的深厚理解和尊重。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这位文人的语言技巧和文学修养,如“关西夫子真凤毛”、“咳唾中律鸣鸾刀”等,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和韵律感,如同鸾刀的鸣响,又如同锦服在风中飘扬的双绦。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这位文人对文学的深入研究,如“仙骨曾啖瑶池桃,手持权衡有纵操”,暗示其拥有超凡脱俗的文学素养和宽广的视野。

最后,诗人通过“收敛英迈胸中韬,彼哉坐井吝以骄”表达了对这位文人谦逊态度的赞赏,指出其虽然才华横溢,但并不骄傲自满,而是保持着谦虚的态度。诗人还提到这位文人对文学作品的严格筛选和评价,如“瑞物一见辟百妖,裁之品藻谁能逃”,强调了其对文学品质的高标准要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这位文人的才华横溢和对文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和敬佩。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竹枝歌七首·其七

幸自通宵暖更晴,何劳细雨送残更。

知侬笠漏芒鞋破,须遣拖泥带水行。

(0)

早行鸣山二首·其二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0)

同岳大用甫抚干雪后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四圣观访林和靖故居观鹤听琴得四绝句时去除夕二日·其二

紫陌微乾未放尘,青鞋不惜涴泥痕。

春风已入寒蒲节,残雪犹依古柳根。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一

阁日微阴不碍晴,杖藜小倦且须行。

湖山有意留侬款,约束疏钟未要声。

(0)

再病书怀呈仲良四首·其四

方外诗豪张仲良,义风今日更谁双。

绝怜病客无半眼,粥饭随宜到小窗。

(0)

半山寺三首·其一

霜松雪竹老重寻,南荡东陂水自深。

凤去宅存谁与住,不如作寺免伤心。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