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叶丛篁噪晚鸦,荒村百里两三家。
疲民采拾供租税,犹恐傍人议榷茶。
密叶丛篁噪晚鸦,荒村百里两三家。
疲民采拾供租税,犹恐傍人议榷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沉重的乡村景象。首句“密叶丛篁噪晚鸦”,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傍晚时分,密密的树叶和竹林中,乌鸦在鸣叫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荒村百里两三家”一句,通过对比广阔的地域与稀少的人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荒凉感。
后两句“疲民采拾供租税,犹恐傍人议榷茶”,则将视角转向了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百姓。他们辛勤劳作,采集物品以供赋税,即便如此,还担心旁人的非议,可能是因为茶叶贸易的管制政策。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也揭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中偏远乡村的现状,以及普通民众在苛政下的生活境遇,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和人文关怀精神。
君为閒客过岂朝,我车日过南湖桥。
听君论诗发幽秘,问君索酒浇岧峣。
谁将君赋告天子,武皇夜唤相如起。
明朝车马满街来,从此相望隔湖水。
欲往从君足似挛,马嘶仆顾不能前。
时凭栩栩枝头梦,往看娟娟池上莲。
诗盟扫地心如失,酒债无钱甘首疾。
绿杨门巷过春风,粉箨园林空夏日。
半年不奈此悲凉,无计挽君归野塘。
不如我自解章绂,却为閒客来君傍。
饮竭君家酒千斛,吟尽君家纸千轴。
醉中扶上木兰舟,秋浦月明秋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