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夏孟阅河工,小设施救弊而已。
河高堤卑乏善策,伏秋大汛惟时矣。
南望无刻敢释心,生灵亿万所攸恃。
诘旦问有南来章,河臣限驰四百里。
唶哉此恐非佳音,启囊怵惕忙披视。
乃议曰脩治河疏,邮传原属遵吾旨。
楗茭惟固沙更刷,额庆吾民蒙佑祉。
自惊自致自复慰,近臣那易知有喜。
彭城夏孟阅河工,小设施救弊而已。
河高堤卑乏善策,伏秋大汛惟时矣。
南望无刻敢释心,生灵亿万所攸恃。
诘旦问有南来章,河臣限驰四百里。
唶哉此恐非佳音,启囊怵惕忙披视。
乃议曰脩治河疏,邮传原属遵吾旨。
楗茭惟固沙更刷,额庆吾民蒙佑祉。
自惊自致自复慰,近臣那易知有喜。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自惊》。诗中描绘了皇帝对治理黄河工程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可能到来的好消息的期待和紧张心情。
首句“彭城夏孟阅河工”,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皇帝在夏季的某个日子视察了黄河的水利工程。接着,“小设施救弊而已”表明这次视察主要是为了修补和改善已有的工程,解决存在的问题。
“河高堤卑乏善策,伏秋大汛惟时矣。”这两句表达了治理黄河的困难,因为黄河水位高而堤坝低,缺乏有效的策略,只能等待每年秋季的大洪水来临。这反映了古代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水利工程技术的局限性。
“南望无刻敢释心,生灵亿万所攸恃。”诗人表达了对黄河下游地区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他们依赖黄河提供灌溉水源,抵御洪水,因此任何关于黄河的动态都牵动着他的心。
“诘旦问有南来章,河臣限驰四百里。”清晨,皇帝询问来自南方的消息,得知负责黄河事务的官员已经迅速传递了信息,跑了四百里路程。
“唶哉此恐非佳音,启囊怵惕忙披视。”听到消息后,皇帝心中忐忑,担心这可能不是好消息,于是急忙打开信件查看内容。
“乃议曰脩治河疏,邮传原属遵吾旨。”信中提到的是关于黄河治理的建议,包括修缮河道、疏通水流等措施,这些都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进行的。
“楗茭惟固沙更刷,额庆吾民蒙佑祉。”具体措施包括加固河岸、清除淤沙等,这些行动将为百姓带来福祉。
“自惊自致自复慰,近臣那易知有喜。”最后,皇帝表达了对自己决定的惊讶和肯定,同时也安慰自己,这样的喜讯并非轻易就能得到。整首诗体现了皇帝对国家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