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
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
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
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
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
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
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
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
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
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
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
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倪敦复前往池州执行审判任务的旅程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旅途艰辛的描述,以及对即将面对工作的期待与自信。首句“忽领外台檄,离家不辞艰”点明了倪敦复突然接到了前往外地执行司法任务的命令,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家乡,展现了其为公义不畏艰难的决心。
接着,“破雪陟远道,侵星出重关”描绘了他穿越重重困难,踏过积雪覆盖的道路,清晨时分便出发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艰苦与不易。而“提刀聊四顾,决狱谈笑间”则表现了倪敦复在面对审判任务时的从容与自信,即使是在旅途中,也随时准备着处理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谈笑之间彰显了他的专业素养和镇定自若的态度。
后半部分“旦经五峰寺,遂发九华山。朗饮云泉秀,妙依松石闲”转而描写倪敦复在途中的所见所感。他经过五峰寺,继续前往九华山,沿途欣赏着云雾缭绕的泉水之美,与松石相伴的宁静之境,这些自然景色不仅为他的旅途增添了几分诗意,也似乎在暗示着他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琳琅如得句,先寄南风还”表达了倪敦复在旅途中灵感涌现,仿佛得到了美妙诗句,他决定将这份感悟通过南风传递给远方的人们。这既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也是对分享知识、传递智慧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倪敦复作为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融入了自然美景的描绘,赋予了作品以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唐家内厩多飞龙,五花队簇金芙蓉。
奚官引鞚供饲秣,退朝牵过明光宫。
丝绳百丈锁长柱,宛转雾鬣随风鬉。
银床玉瓶汲宫井,俯首下饮如渴虹。
气喷为云血成汗,意象矫矫腾高空。
当时监牧最得宠,襁褓小儿皆录功。
丹青画史极摹状,尚以骨肉分雌雄。
空将盛事作粉饰,万骑不到三川东。
千年粉墨出旧谱,乍可髣髴开元中。
今皇有道华夷通,敛武不耀兵戈锋。
祇应神骏饱刍菽,长在天闲十二重。
东平王家足乔木,中有老槐寒更绿。
拔地能穿十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
忆昔前王初种时,高门驷马相追随。
五朝恩露簪缨重,四世威声草木知。
世间植物因人瑞,培植深根乃天意。
向月长留宿凤巢,排霜故作蟠虬势。
舞袖飞花绕北堂,屯阴列戟森成行。
碧窗雨过看秋霁,纱帽风低坐晚凉。
古来匠石须廊庙,堂中丝竹应同调。
冯氏空传大树名,王公岂待三槐兆。
木天老朽旧通家,树犹如此我堪嗟。
愿公人好树亦好,长共河山阅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