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节过又蒲觞,几为秾华伫夕阳。
莺本无心呼客梦,燕如有意说人忙。
青山畔可茅为屋,白水中宜石作梁。
归去一尊逢五日,且无閒酒酹沉湘。
看花节过又蒲觞,几为秾华伫夕阳。
莺本无心呼客梦,燕如有意说人忙。
青山畔可茅为屋,白水中宜石作梁。
归去一尊逢五日,且无閒酒酹沉湘。
这首明代石宝所作的《夏日偶书》,以夏日景致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首联“看花节过又蒲觞,几为秾华伫夕阳”,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景象,花期已过,人们在夕阳下举杯畅饮,似乎在留恋那繁花似锦的盛景。这里的“蒲觞”指的是菖蒲酒,端午节时的传统饮品,与“看花”相呼应,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节日的临近。
颔联“莺本无心呼客梦,燕如有意说人忙”,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黄莺和燕子赋予情感,黄莺似乎在呼唤着客人的梦境,而燕子则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忙碌。这一联通过鸟儿的活动,反映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匆匆、人生忙碌的感慨。
颈联“青山畔可茅为屋,白水中宜石作梁”,转而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青山绿水之间,可以建造简朴的茅屋,白水之上,适合架设坚固的石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尾联“归去一尊逢五日,且无闲酒酹沉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端午节(五日)归来时,能与亲朋好友共享美酒,祭奠屈原,寄托哀思。这一联既体现了节日的氛围,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自然、人生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