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风》
《秋风》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天地东南远,秋风万里来。

青云如漫语,白日会相催。

头带千茎雪,心阑一寸灰。

说归归未得,江海路悠哉。

(0)
鉴赏

这首诗《秋风》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通过对秋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首句“天地东南远,秋风万里来”,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秋风从遥远的东南方向吹来的情景,既表现了秋风的浩荡与辽阔,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引人遐想。

接着,“青云如漫语,白日会相催”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飘渺的白云比作轻柔的话语,而白日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道理。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秋日天空的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头带千茎雪,心阑一寸灰”则是对诗人自身形象的刻画。头上的“千茎雪”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心间的“一寸灰”则表达了内心的苍凉与疲惫。这一联通过外在与内在的对比,深刻揭示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说归归未得,江海路悠哉”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但现实中的种种束缚使得这一愿望难以实现。这里的“江海路”既是实指,也是象征,寓意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挽中书舍人王孟端·其二

平生气槩薄虹霓,之死超然更不疑。

流水浮云无尽意,新图妙墨系深思。

尚怀退食归青?,犹忆挥毫对凤池。

惆怅东风回旅榇,淡烟芳草遍天涯。

(0)

正月十四夕黄侍读宗豫请赏莲花灯光大胡公席上有咏走笔属和之

艳质娉婷巧制裁,琼葩高下一时开。

偏宜午夜瑶池看,绝胜当年玉井栽。

绛幕斜分霞影乱,画帘低引月华来。

金吾此夕知无禁,颠倒何妨累百杯。

(0)

送陈彝训再授湖广参议

宦游十载叹驱驰,藩阃重临异昔时。

补报未忘明主意,暌离不尽故人思。

旧时文采公卿识,此去声名父老知。

见说楚乡人重困,早宣德意遍诹咨。

(0)

赠罗宜范肇庆照磨

几年相见在瑶京,士论推君独老成。

半世无营安澹泊,一官新拜荷恩荣。

岭南行处山川好,幕下吟馀案牍清。

见说先亲敦行谊,力期忠孝振家声。

(0)

赠梁教谕萼赴衢州府学教授

五载论交在石渠,史成又见拜新除。

赐金且喜光行李,典教宁忘载旧书。

文物只今称两浙,衣冠自昔重三衢。

兹行努力勤师道,讲罢应知乐有馀。

(0)

赠潘参议文奎·其二

闻君南去赋归欤,雁荡山前有故庐。

泉石自堪供啸傲,烟霞应得侣樵渔。

岂无野老论心事,亦有儿童候起居。

问讯故人黄少保,年来生计总何如。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