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畔芦花到野桥,晓风吹浪伴归潮。
醉中捉月怜波浅,别后看云恨路遥。
江月绕阑非故国,霜华惊梦又明朝。
问君鼓枻游何处,闲向髯翁试洞箫。
洲畔芦花到野桥,晓风吹浪伴归潮。
醉中捉月怜波浅,别后看云恨路遥。
江月绕阑非故国,霜华惊梦又明朝。
问君鼓枻游何处,闲向髯翁试洞箫。
这首明代胡安的《送别》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送别的画面。首句“洲畔芦花到野桥”,以芦花满洲、延伸至野桥的景象,渲染了离别的凄清氛围。次句“晓风吹浪伴归潮”,通过晨风和潮水的自然景观,暗示着友人离去的场景,也寓含着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
“醉中捉月怜波浅”一句,诗人借酒浇愁,醉眼朦胧中捕捉江面之月,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别后生活的无奈。接着,“别后看云恨路遥”进一步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对远方路途的忧虑。
“江月绕阑非故国,霜华惊梦又明朝”两句,通过江月和霜华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日子的不确定感。最后一句“问君鼓枻游何处,闲向髯翁试洞箫”,诗人以询问的方式,想象友人在异乡的生活,希望他能偶尔吹奏洞箫,让音符带给自己一丝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后的无尽思绪。
一雨炎□洗。似天知、溪山佳处,玳筵珠履。
六十年前今朝庆,门左桑弧蓬矢。
也似恁、郁葱佳气。
绿鬓童颜春未老,问寿星、模样君真是。
新甲子,从头起。应门有子能承志。
总人间、皱眉底事,不关君耳。
看不日孙枝毓秀,衮衮教人满意。
更又报、门阑多喜。
饱受人生真富贵,便蟠桃、三熟堪弹指。
知几个,千秋岁。
花开何太晚,赖尔张檐楹。
春后几多日,枝头三四英。
人嫌芳意懒,我爱澹标清。
恰好来深夜,移床对月明。
熙洽壬辰际,刚明十载初。
祥风开宇宙,粹质产琼琚。
年齿终童右,文章两汉馀。
体将时格变,名向榜头书。
多病侵丝鬓,清颜侍玉除。
温恭扶国是,端直屏奸渠。
良月春先暖,丰年日自舒。
潜藩来骑鼎,故里去程徐。
北虏盟方缔,蛮陬孽已锄。
愿言归补衮,敷泽遍坤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