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在山月已白,人生几何春复秋。
华裛叠鼓岂无谓,莫怪西园清夜游。
夕阳在山月已白,人生几何春复秋。
华裛叠鼓岂无谓,莫怪西园清夜游。
这首明代诗人史迁的《暮春六首(其五)》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的宁静画面。"夕阳在山月已白",寥寥数语勾勒出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月色渐起的景象,透露出时光流转的自然节奏。"人生几何春复秋"则寓言人生短暂,春天与秋天交替,暗示岁月如梭,应当珍惜眼前时光。
"华裛叠鼓岂无谓"中的"华裛"可能指的是花瓣凋零,"叠鼓"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认为即使面对花开花落,也应有所领悟和珍视。最后一句"莫怪西园清夜游",诗人以深夜游园的行为,表达了在这样的时刻,他选择沉浸于自然之中,享受清夜的宁静,不愿辜负美好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生活细节,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昔与奉常辈,丹青耽妙年。
披图且览句,抚慨心茫然。
壶仙胸宇丹青府,燕赵归来隘吴楚。
襄阳逸法诉荆关,海岳风流雄万古。
自缘宿契海岳情,云烟浩荡穷沧溟。
山浮群树清濑远,雨洗半峰孤塔明。
湿岚馀霭纷夏绿,墅渚轻风散凫鹜。
移家愿卜水云坳,长竿独倚清溪曲。
奉常高弟俊彦流,泮水横经今几秋。
鹅湖秀色赋真赏,对此宛卧沧江幽。
画意非苟精,神情会应少。
落月秋空江海思,浪拟浮槎度林杪。
北海高风须力追,清衿气吐云烟姿。
曹刘沈谢兴莫比,溟鲲一跃凌天池。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
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
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
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
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