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四》
《拊缶歌当行路难十五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耕父沈溺野仲殪,帽漉屠苏饮元吉。

曼曼秉烛长夜游,暧暧欲倦频迟留。

青春未阑人白头,祖宗骑马儿豢牛。

画桃十丈堂下树,可怜移种邙山陬。

邙山阴阴多柘楸,饿魂黑夜追鸺鹠。

鸺鹠一声乱叶落,西市磨刀方霍霍。

西市磨刀东市乐,醉券千田注孤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变迁,充满了悲凉与无奈。首句“耕父沈溺野仲殪”,以“沈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与沉闷,而“野仲殪”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帽漉屠苏饮元吉”一句,通过饮酒来缓解生活的苦涩,但这种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曼曼秉烛长夜游,暧暧欲倦频迟留。”描述了人们在夜晚的孤独与疲惫,即使在短暂的欢愉中也难以摆脱内心的空虚。接下来,“青春未阑人白头,祖宗骑马儿豢牛。”对比了年轻时的活力与年老时的苍凉,以及家族传承的衰败,揭示了时间无情的流逝和世事无常。

“画桃十丈堂下树,可怜移种邙山陬。”通过“画桃”这一细节,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现实却是将这些美好的事物移植到邙山的边缘,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邙山阴阴多柘楸,饿魂黑夜追鸺鹠。”进一步描绘了邙山的荒凉与凄冷,以及饥饿灵魂在黑暗中追逐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压抑与绝望的氛围。

最后,“鸺鹠一声乱叶落,西市磨刀方霍霍。西市磨刀东市乐,醉券千田注孤博。”通过自然界的鸟鸣声和市场的喧嚣,对比了自然与社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喧嚣与不平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对社会不公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后感怀·其一

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

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

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

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

(0)

林方伯先生七十初度是日为吕纯阳诞辰

共传薇省即蓬壶,白发中朝老大夫。

申甫何年曾降岳,仙翁此日正悬弧。

一杯琼液承金掌,九转丹砂在玉炉。

莫是贞元前进士,托生尘世住玄都。

(0)

访杨山甫

相过即留连,因君卜筑偏。

香销炉有烬,茶熟灶生烟。

采得芸驱蠹,栽将柳借蝉。

门前时载酒,来叩子云玄。

(0)

得朗公诗却寄

真僧虽出世,踪迹尚人群。

妙法登坛演,名香入定焚。

楼含孤嶂月,衲挂半溪云。

千里封题寄,新诗过所闻。

(0)

送张叔韬博士自永嘉还长溪

青毡坐未煖,白马永嘉还。

梦绕龙湫水,门当天姥山。

悲风起渡口,落月伤离颜。

一望一惆怅,思君空闭关。

(0)

送刘季德还岭南

尽此一杯酒,送君心黯然。

魂飞瘴岭外,路指海云边。

春老花随马,潮平月到船。

相思当后夜,闽粤异风烟。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