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
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
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
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
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
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
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
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
这首诗《后感怀(其一)》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之痛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首联“家难相寻最可怜,麻衣如雪泪如泉”,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渲染了主题。诗人感叹于家庭的离散之苦,形容自己如同穿着白麻衣,泪水如泉水般涌出,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颔联“慈雏返哺嗟无日,熊胆和丸忆昔年”,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感慨于无法再见到幼小子女的孝顺之举,以及回忆起往昔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慈雏返哺”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颈联“总为易凋萱草色,却教重废蓼莪篇”,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萱草易凋、蓼莪诗篇难以继续书写,象征着家庭的破碎与个人情感的消逝,表达了对家庭温暖与和谐的无限怀念与哀思。
尾联“杯棬尚在人何处,不待持来已惨然”,以物是人非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即使手中还留有过去的物品,但人已不在,这种无奈与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之痛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家庭温暖与和谐的无限向往。语言深情而哀婉,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亲情、家庭的深厚情感表达。
壮士三尺剑,思欲从沛公。
项籍妇人仁,不足与成功。
乾坤动杀机,惨淡斗蛇龙。
纵观天下势,形胜惟关中。
据险临诸侯,孰敢当吾锋。
古来豪杰士,不识刀与弓。
良平真壮夫,筹画在心胸。
樊灌鹰犬劳,萧何为发踪。
君看帷幄里,实有万夫雄。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閒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