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宵杀透几重围,勇矣将军壮国威。
此日定应擒拓跋,莫教胡虏只轮归。
前宵杀透几重围,勇矣将军壮国威。
此日定应擒拓跋,莫教胡虏只轮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国家荣誉感。诗人通过“前宵杀透几重围”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将军在重重包围中英勇作战的场面,表现了其非凡的勇气和对国家的忠诚。接着,“勇矣将军壮国威”一句直接赞美了这位将军不仅勇敢,还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声威。
“此日定应擒拓跋,莫教胡虏只轮归”则预示着这场战斗的结果——将军将擒获敌军首领,确保敌人无法逃脱,彰显了正义与胜利的必然性。整首诗不仅赞扬了战场上的英勇行为,也体现了对和平与国家统一的渴望,以及对侵略者的坚决抵抗。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直接抒情和预言式的表达方式,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同时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期待。整体风格豪迈,情感饱满,是明代诗歌中展现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佳作。
见春光又去,肠断处、年年轻掷。
堤柳乱飘,双双飞燕翼。掠波无踪。
只因狂做病,将颠赚醉,遍粉塘香国。
风流何处寻钗泽。浮白红楼,踏青紫陌。
准拟受他怜惜。待挑灯剪烛,细语窗槅。春心寂寂。
只唾花袖碧。面叶钿黄,微闻消息。座中顾曲佳客。
话旧游苏小,欢情何极。更匆匆、绝缨欹帻。
誓今后、怜水怜山,不过远山垆侧。
驾扁舟、趁伊潮汐。自思量、惟有凄凉梦,一生值得。
问今年为底,才识春愁。梅额浅,柳腰柔。
傍妆台、试看团圆玉照,一丝新喜,才上眉头。
金雀屏风,红珠斗帐,试听东风黄栗留。
午梦瞢腾慵醒处,金虫宝瑟倩谁收。
又是飞飞燕子,穿帘拂幕,坐雕梁、对话难收。
红作片,锦成毬。空楼闲昼,暗数绸缪。
千点飘来,柳花烟起,五铢用尽,榆荚星稠。
恨伊偏薄劣,镇教垂却,银蒜双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