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
《岁暮杂感十首·其二》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

老柏有情还忆我,天桃无语自开花。

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院碧纱。

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曾国藩所作的《岁暮杂感十首》中的第二首,以个人情感融入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诗人以高嵋山下的家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岁月流转和物华变迁的感慨。

"高嵋山下是侬家",开篇点出诗人对故乡的归属感,"侬家"二字流露出亲切与依恋。接下来的"岁岁年年斗物华",通过"斗"字,形象地展示了时光如梭,每年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观竞相展现,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老柏有情还忆我",赋予老柏以人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仿佛连老柏都在默默回忆他的身影。"天桃无语自开花"则以天桃的无声绽放,象征着家乡的宁静与美好,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期待。

"几回南国思红豆",红豆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相思,诗人借红豆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曾记西风院碧纱",通过西风和碧纱,勾勒出往昔家园的秋意和闺阁的温馨,进一步深化了对故园的回忆。

最后两句"最是故园难忘处,待等亭畔路三叉",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园最深的记忆和难以割舍的乡愁,以及对未来某日重归故里的期盼,以"亭畔路三叉"的形象画面收束全诗,给人留下回味无穷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家乡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和对生活的哲思。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五

且喜免霜雪,其如多风波。

知尔能自信,风波奈尔何。

因再整麻履,还向蓟门过。

京尘犹漠漠,京阙尚峨峨。

此地惟贵游,孤钵莫蹉跎。

(0)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六

丈夫贵立志,万古只斯须。

举步稍旁顾,寸地阻前趋。

壮哉海岸人,蛟龙还其珠。

(0)

一东

二月岭南雪,梨花间雪中。

影浮难似月,力弱不关风。

片上青衫色,繁飘白浪空。

千峰今夜梦,迢递湿归鸿。

(0)

七阳

谩道生来欲傲霜,相投应亦惜名香。

多情共索巡檐笑,争较高眠怪石旁。

(0)

六鱼

春愁看不极,空谷此情疏。

地僻先明月,天涯迟素书。

立残三尺雪,坐老一园蔬。

岂待东风至,云中香有馀。

(0)

春兰二首·其一

纫佩无端入楚词,为怜清绝寄相思。

幽根自有同心调,万壑千峰臭味知。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