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何销秉炬行,也防月落未天明。
果然留下长庚去,更赚行人作晓星。
踏月何销秉炬行,也防月落未天明。
果然留下长庚去,更赚行人作晓星。
这是一首描绘夜行者在明月下点燃炬火,赶路至山驿小憩的诗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踏月”、“炬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氛围。
“踏月何销秉炬行”,这里“踏月”二字,不仅是对明月下脚步声的描绘,更有着踏入幻想之中的意味。夜行者手持炬火,既照亮前路,也象征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向往与追求。
“也防月落未天明”,诗人担忧的是在月落、天明之前完成旅程,不让这份美好消逝。这里透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夜晚美景的珍惜。
“果然留下长庚去,更赚行人作晓星”,诗句最后,通过“留下长庚”表达了诗人停留一段时光的意愿,同时将自己比喻为“晓星”,似乎是对自己的位置与角色的一种自我认知。这种自喻既有着文学上的美感,也体现出诗人在夜行中寻找自我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明月、炬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夜行时的情感流动和内心世界,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