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
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
得句还题壁,何须注姓名。
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
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
得句还题壁,何须注姓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惠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联“登临入古寺,泉石有馀清”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和氛围,古寺之中,泉水与岩石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接下来的“流水春申涧,寒云太伯城”两句,通过流水与寒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春申涧的流水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太伯城上空的寒云则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野花萦磴细,众壑俯阶平”则是对寺内景致的细腻刻画,野花绕着石阶轻轻摇曳,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而众多山谷俯瞰着寺中的台阶,则营造了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最后,“得句还题壁,何须注姓名”表达了诗人创作的喜悦与洒脱,即使留下了诗句,也不必刻意留下自己的名字,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惠山寺的美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