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全文
明 / 黎淳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

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

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

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家人在闰月十五夜相聚饮酒的情景,充满了家庭温馨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联“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以嫦娥为引子,表达了对月光反复出现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团圆与重逢的主题。嫦娥的“重相陪”寓意着时光的循环与家庭团聚的永恒。

颔联“对酒自怜鹦鹉杓,听箫犹似凤凰台。”通过“鹦鹉杓”和“凤凰台”的比喻,展现了饮酒时的雅致与愉悦,同时“听箫犹似凤凰台”更是将音乐的美妙与古代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祥和的氛围。

颈联“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描述了诗人与孩子们一同游玩的场景,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无间与快乐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赞美,体现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尾联“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的同一时刻,那时的雄心壮志如今已被岁月的痕迹所催促,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一联既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反思,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与珍贵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家人的深厚情感、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黎淳先
朝代:明

黎淳先,字含孺。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乡试拟元。有《鞟言》、《澳州草》。清陈恭尹编《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有传。
猜你喜欢

读慧上人东嘉草二首·其一

新诗读罢意俱閒,烟海苍茫去不还。

应笑桓溪老居士,碧窗终日梦青山。

(0)

越客

遂作三年客,能无一字传。

长安自有月,银汉不通船。

老客宁忘越,春鸿欲度燕。

即看大堤柳,归思正如烟。

(0)

同田叔子行过摩诃庵

宝刹依林净,慈云覆路遥。

客吟随马去,僧榻许人邀。

鸟下翻阶叶,龙回动海潮。

不须持半偈,尘虑已全消。

(0)

挽刘秀才

薶头半世苦攻文,今日空高四尺坟。

一片秦山秋色里,几人白马哭刘蕡。

(0)

秋日阴

萧瑟是何处,秋风不可寻。

红无江日照,黑见海云阴。

急涌潮侵岸,悲鸣鸟在林。

寥寥萝径里,黄叶坐来深。

(0)

傅侍御行

傅御史,累绶都官正,自此何独东来泛江汜。

泽国荒唐泣泰阴,绝与周庐不相似。

山川呵护纵有灵,巳走风尘四千里。

今人皆言御史好,君为御史官不保。

信州给事我友人,急难疾于风雨蚤。

乔君李君真丈夫,忧来万事青天孤。

乃知富贵不足有,昨日内召今泥涂。

禺?之神黄帝子,掌我东海万年祀。

岁岁冯夷供肃将,玄幢出没波涛驶。

蛟螭充巨割,鼋鼍当小鲜。

江豚纷百拜,窫窳赞大贤。

焦釜漏无极,柱在洪荒前。

绿字大于斗,高颂三山镌。

骤尔闻之魂直洒,君来对之何不可。

尔时溟涨倍往日,天吴横决崩雷疾。

水府茫寒未易寻,咫尺吁嗟风又失。

烛龙之事毋尔为,又况不在东南陲。

昆崙使者传双翼,今年未讯扶桑枝。

劝君且饮东海水,劝君且飧东海米。

朝廷恩数良巳多,放君白日来蹉跎。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