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疑非人境,结屋在云坳。
潭有古龙气,楣多怪鸟巢。
龛僧向枯佛,庭树罥荒茅。
我岂参寥子,随禅学打包。
相疑非人境,结屋在云坳。
潭有古龙气,楣多怪鸟巢。
龛僧向枯佛,庭树罥荒茅。
我岂参寥子,随禅学打包。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匿于云雾之中的庵堂,环境幽静,充满神秘与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庵堂内外的景象,从自然景观到庵内生活,无不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相疑非人境”,开篇即点明庵堂所在之地仿佛不是人间,流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超然感。接着“结屋在云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庵堂的位置,位于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潭有古龙气,楣多怪鸟巢”两句,通过潭水和鸟巢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庵堂周围环境的神秘与古老。潭水似乎蕴含着古老的龙气,而怪鸟巢的出现,则增添了庵堂的野趣与不凡。
“龛僧向枯佛,庭树罥荒茅”则转向庵堂内部,描绘了庵中僧侣的生活场景。龛中的僧人面对枯萎的佛像,庭院中的树木被荒草缠绕,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庵堂的简朴与宁静,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最后一句“我岂参寥子,随禅学打包”,表达了诗人对庵中僧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诗人自问是否能成为如庵中僧侣般,随禅而行,学习并实践禅宗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云庵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精神追求,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