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杨静之归真阳》
《赠杨静之归真阳》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

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赠送给友人杨静之的作品,表达了对杨静之归乡的祝福和对秋日景色的感慨。首句“人物遥从泮水看”,描绘了杨静之离开时的场景,他身影在泮水边渐行渐远,显得孤独而引人瞩目。次句“眼中乡里旧衣冠”则流露出诗人对杨静之家乡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第三句“江鸿终拟登逵路”,以江鸿比喻杨静之,暗示他将踏上归乡之路,如同鸿雁南飞,充满期待。第四句“海鹄还应爱羽翰”,进一步表达对杨静之的赞赏,认为他如海鹄般志向高远,热爱自己的乡土。

第五、六句“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与杨静之一同欣赏菊花盛开,倚栏远眺,借酒消愁,寄托着离别之情。最后一句“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点出地点——真阳城,感叹秋意虽浓,但西风中的白露更显凄凉,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怅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融入了深秋的景色,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寄怀子安同年

锦瑟华年逝莫追,蓬莱路隔怅差池。

散仙鸾凤虚鞭策,藏壁金丝费护持。

妍暖同行红雨地,萧閒并坐白云司。

论都宾主垂垂尽,绝世幽情却语谁。

(0)

王病山先生遗榇归蜀感赋二首·其一

经筵左右九十日,便了孤臣一往心。

耿耿填胸终不下,磐磐盖世更何寻。

早拚削迹仍摧辱,除是看山有笑吟。

廿载思归归已得,峡江秋气万重深。

(0)

拟孟郊

岁除非故春,夜曙非昨晨。

水流无回波,落叶不及根。

但有孝子传,曾无颂慈亲。

亲慈为固然,子孝为凤麟。

生养只半菽,死祭列八珍。

人事每颠倒,岂属伤哉贫。

始知天壤间,有恩无报恩。

自称报恩者,斯人真妄人。

(0)

为鹤亭作写经图题句·其三

风叶飘萧秋气深,寒柯瘦石墨如金。

虽然未得营丘笔,亦是山林独往心。

(0)

自题焦山画册

我昔数梦行江潭,青峰转处逢精蓝。

洪涛撼壁石径冷,欲至未至心醰醰。

寺门碧云是常住,花木净好香微参。

天风铃语坐小阁,最爱倚槛松鬖鬖。

我生舍此无极乐,偶一味及中边甜。

前生杳冥孰真幻,人境彷佛惟焦岩。

江山信美惜蒙垢,渐化净域为尘函。

我亦流转昧初地,故乡渐远无归骖。

清空妙胜了无分,零丁惶恐差能谙。

山楼夜枕辘轳转,暗觉石级潮痕添。

(0)

寄怀君适顷波

伴愁络纬一秋啼,老径寒芜望欲迷。

败纸鸣窗风猎猎,湿萤缘竹雨凄凄。

劳生留味馀灯幌,凉讯牵怀剩菊畦。

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