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
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人物遥从泮水看,眼中乡里旧衣冠。
江鸿终拟登逵路,海鹄还应爱羽翰。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赠送给友人杨静之的作品,表达了对杨静之归乡的祝福和对秋日景色的感慨。首句“人物遥从泮水看”,描绘了杨静之离开时的场景,他身影在泮水边渐行渐远,显得孤独而引人瞩目。次句“眼中乡里旧衣冠”则流露出诗人对杨静之家乡和故人的深深怀念。
第三句“江鸿终拟登逵路”,以江鸿比喻杨静之,暗示他将踏上归乡之路,如同鸿雁南飞,充满期待。第四句“海鹄还应爱羽翰”,进一步表达对杨静之的赞赏,认为他如海鹄般志向高远,热爱自己的乡土。
第五、六句“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与杨静之一同欣赏菊花盛开,倚栏远眺,借酒消愁,寄托着离别之情。最后一句“真阳城外秋仍好,怅望西风白露繁”,点出地点——真阳城,感叹秋意虽浓,但西风中的白露更显凄凉,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怅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故乡的眷恋,同时融入了深秋的景色,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岁除非故春,夜曙非昨晨。
水流无回波,落叶不及根。
但有孝子传,曾无颂慈亲。
亲慈为固然,子孝为凤麟。
生养只半菽,死祭列八珍。
人事每颠倒,岂属伤哉贫。
始知天壤间,有恩无报恩。
自称报恩者,斯人真妄人。
我昔数梦行江潭,青峰转处逢精蓝。
洪涛撼壁石径冷,欲至未至心醰醰。
寺门碧云是常住,花木净好香微参。
天风铃语坐小阁,最爱倚槛松鬖鬖。
我生舍此无极乐,偶一味及中边甜。
前生杳冥孰真幻,人境彷佛惟焦岩。
江山信美惜蒙垢,渐化净域为尘函。
我亦流转昧初地,故乡渐远无归骖。
清空妙胜了无分,零丁惶恐差能谙。
山楼夜枕辘轳转,暗觉石级潮痕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