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六.石钟.在湖口县》
《自吴城至马当湖江八景.其六.石钟.在湖口县》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乍向江湖二水湄,初闻金石八音吹。

自从击拊经夔手,不尽铿鎗动武思。

风水千年空怒感,扁舟一往已情移。

咸池遗响今犹见,河海诸人未许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吴城至马当湖江沿途的八景之一——石钟。诗人郭之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钟的自然之美与历史韵味。

首句“乍向江湖二水湄”,开篇即点出地点,诗人初至湖边,面对着江湖交汇之处,心境为之一新。接着“初闻金石八音吹”一句,以“金石八音”比喻石钟发出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石钟的声响之美,仿佛是大自然奏出的和谐乐章。

“自从击拊经夔手,不尽铿鎗动武思。”这里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大禹击石成钟的故事,表达了对石钟历史的追溯和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大禹的手艺使得石钟发出的声响充满力量与韵律,激发了诗人对武力与智慧结合的深思。

“风水千年空怒感,扁舟一往已情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钟所处环境的壮丽与神秘。千年的风吹浪打并未减弱石钟的魅力,反而赋予它更多故事与情感。诗人乘着小船来到此处,心灵被深深触动,情感随之改变。

最后,“咸池遗响今犹见,河海诸人未许知。”咸池是古代神话中太阳沐浴的地方,这里的“咸池遗响”象征着石钟所承载的历史回声。尽管许多人未曾亲临此地,但通过这首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古老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石钟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蜀使归寄青城上官道人

轻别青城十二年,至今客枕梦林泉。

一杯松屑斋前进,两卷丹经肘后传。

欲与公为尘外侣,几时身上峡中船。

世间牛蚁何劳问,输与云窗一粲然。

(0)

新秋

打窗落叶报秋期,病叟颓然两鬓丝。

纵酒已无年少梦,读书仍负夜凉时。

问囚损气嗟谁念,学道刳心恐已迟。

买鹤清溪归计足,寄声先遣故人知。

(0)

新作柴门戏书

虽设常关果是么,开门终日有谁过。

从来不省多车辙,此际真宜置爵罗。

尚许渔樵时剥啄,偶逢风月亦婆娑。

炎炎炙手须臾事,也比柴荆较几何。

(0)

寓叹二首·其二

忆昔建炎南渡时,兵间脱死命如丝。

奉亲百口一身在,许国寸心孤剑知。

坐有客瘖堪共醉,身今病忘莫求医。

出门但畏从人事,临水登山却未衰。

(0)

野兴四首·其四

去去历山村,行行并庙垣。

湍流鲙鱼小,仄径鲊花繁。

白鹭飞如导,青萝险可扪。

归途不寂寞,迎笑有诸孙。

(0)

野兴四首·其四

水作縠纹微起伏,天如卵色半阴晴。

偶来竹下支颐坐,却向藤阴曳杖行。

西埭人喧荻船过,东村灯上纬车鸣。

幽居应接真无暇,莫讶经年懒入城。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