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近重阳,旅客他乡是故乡。
遍插茱萸犹有恨,独看鸿雁不成行。
悲秋自古诗多好,败兴从今事正长。
羡杀孤高篱下菊,保持晚节傲新霜。
满城风雨近重阳,旅客他乡是故乡。
遍插茱萸犹有恨,独看鸿雁不成行。
悲秋自古诗多好,败兴从今事正长。
羡杀孤高篱下菊,保持晚节傲新霜。
这首诗《满城风雨近重阳》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满城风雨近重阳,旅客他乡是故乡。”开篇即点明时令与环境,满城风雨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临近重阳佳节,而身处他乡的旅人却将异乡视作自己的故乡,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颔联“遍插茱萸犹有恨,独看鸿雁不成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茱萸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但遍插茱萸之时,诗人内心仍有遗憾,这遗憾不仅仅是节日氛围的缺失,更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独看鸿雁不成行,雁阵南飞,象征着归家的渴望,然而此刻只能独自凝望,无法与家人团聚,更添一层孤独与失落。
颈联“悲秋自古诗多好,败兴从今事正长。”诗人借古人的悲秋情绪,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自古以来,秋天常常被赋予悲凉的色彩,而如今,这种败兴的情绪似乎更加漫长,难以消散。
尾联“羡杀孤高篱下菊,保持晚节傲新霜。”以菊花的孤高傲霜,比喻诗人对保持晚节的向往与追求。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霜雨雪之后,仍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持,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
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
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
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
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
好理木天文字,便许玉堂标致,笔下信通神。
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
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
早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媲青蕊。
后山景慕双井黄,平生袖有知见香。
而今吾道付弦绝,可怜岁月空茫茫。
庭前叶响雨三尺,枯树潇潇含冻湿。
忽传新句满蛮笺,使我起坐三太息。
要知胸次空中楼,八风不碍横江秋。
纷纷英雄起南北,每为咄咄生閒愁。
昨夜如槃月未落,街头美酒堪作乐。
何须苦羡返舟人,如此敲门亦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