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
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
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
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
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
好理木天文字,便许玉堂标致,笔下信通神。
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
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
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
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
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
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
好理木天文字,便许玉堂标致,笔下信通神。
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水调歌头·送李经历》由唐桂芳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李经历的敬仰与离别之情。开篇以“白头閒父老,都说幕中宾”描绘了李经历在地方上受到尊敬的形象,如同幕僚中的重要人物。接着,“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形象地写出李经历的清高孤傲,即使风雨阻隔,也不轻易接待访客。
“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赞美了李经历的坚定品格,比喻他像砥柱中流,能稳定局面,有千钧之力。随后,“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象征着李经历的智慧和人格光辉,如明月驱散乌云,照亮前行之路。
下片回忆李经历昔日的风采,他带着官印出行,豪饮作乐,宛如谪仙,显示出他的洒脱不羁。词人祝愿他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才情出众,笔下生辉。“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以离别之愁与春天的杨柳相映衬,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李经历的独特人格魅力和词人的深厚友情。
青天皓月悬明珠,中涵松影千万株。
森森林立无边隅,幽阴如闻天籁呼。
浓皴淡染谁所濡,粗枝密叶参天铺。
其质滑腻美且都,文登大理人所谀。
贵来方与凡石殊,天开画本应难模。
微云一抹如有无,远山掩映疑蓬壶。
其中应结仙人庐,世间日月自征徂。
惟此松能常不枯,可谓寿矣天地俱。
儿之所好能不愚,毡包载归以献吾。
自勺清泉涤泥涂,天生灵物岂容污。
斫木为架覆以幠,相对不忍离须臾。
恨不将身入画图,片石珍重抵琼瑜。
丈夫贵树立,其志在功名。
女子不出户,长年无所营。
中馈事粗了,针线须调停。
薄暮得暂息,閒吟豁幽情。
是时四月天,山深闻晚莺。
芍药开较迟,红芳殿春英。
花下具杯杓,独酌还独倾。
三杯乐陶然,气爽心亦清。
凭高豁远目,叠嶂青冥冥。
地偏绝市嚣,寺近闻钟声。
中怀自萧旷,淡泊无牵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