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
箫韶九奏风云会,嵩岳三呼景象和。
明德城南万骑过,御天门下百官多。
箫韶九奏风云会,嵩岳三呼景象和。
这首明代诗人郑潜的《上京行幸词(其二)》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皇家出行场面。首句“明德城南万骑过”,生动展现了皇帝出行时浩荡的仪仗队列,万马奔腾,显示出皇家威严和气势。接着,“御天门下百官多”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官员众多,秩序井然,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箫韶九奏风云会”运用了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箫韶是古代宫廷音乐,九奏则象征着宏大和庄重,风云会聚,寓意着皇帝的到来使得天地间都为之动容。最后一句“嵩岳三呼景象和”,嵩岳指中岳嵩山,三呼象征着三次欢呼,景象和则意味着百姓对皇上的崇敬之情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营造出和谐共融的盛世气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以及民众对皇权的尊崇,展现了明朝时期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一面。
人生如落花,随寓皆可喜。
但恐兜罗绵,牵连入荆杞。
我马今未羁,犹堪作幽事。
道逢西菩山,欲问参寥子。
举鞭信蹇驴,褰裳渡流水。
隐约望三山,展转才十里。
吴儿指似侬,但隔一山耳。
涂穷殊可笑,兴尽亦复止。
吾曹坐天阨,万事无不尔。
小者今复然,大者斯已矣。
吴江十月霜华浅,秋空无云霜日暖。
芭蕉树暗帘幕垂,木芙蓉开红婉婉。
银床露重梧叶飞,金钱扫地秋兰萎。
无人自对秋风笑,黄菊葵花不同调。
慢绿妖红解醉人,徐娘未老秋娘少。
少年时节欢乐多,红莲影落秋江波。
若耶女儿白如玉,夜半采莲闻棹歌。
惊风吹浪鸳鸯起,回头日月飞梭里。
对花不饮今蹉跎,泪湿秋风当奈何。
灵鼓黄麾道指南,紫坛苍璧示凝严。
联翩玉羽层霄下,烜赫神光爱景暹。
为喜鸾舆回凤阙,故留芝盖出虬檐。
礼天要作斯民福,解雨今当万物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