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雪曲》
《梅雪曲》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山上雪如梅,山下梅如雪。

寂寞对空山,幽香共谁折。

(0)
鉴赏

这首《梅雪曲》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日山间梅与雪相映成趣的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山上雪如梅”,以“雪”比作“梅”,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冬日山间的景象,也暗示了梅与雪在形态上的相似之处,即两者都具有清雅脱俗之感。同时,“如”字的运用,仿佛在说雪与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或相似性,为后续的对比和联想埋下了伏笔。

次句“山下梅如雪”,则将视角转向山下,以“梅”喻“雪”,这一转换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更通过“如”字的重复使用,强化了梅与雪之间的相互映衬关系。在这里,梅与雪不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冬日山间的独特景观。

接下来的“寂寞对空山”,将画面的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这样的背景下,梅与雪似乎不再只是自然界的元素,它们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与“空山”相对,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静谧的氛围。这里的“寂寞”,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孤独感。

最后的“幽香共谁折”,则将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梅的幽香,不仅是自然界的香气,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然而,在这寂静的山中,幽香似乎找不到与之共鸣的对象,这既是对于梅的孤独处境的描写,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写照。通过这一问句,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梅雪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冬日山间梅与雪的独特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扶南曲·其三

清歌发皓齿,良夜足欢娱。

誓好同心结,迎祥百子图。

千金当一刻,城上莫啼乌。

(0)

太乙坛歌

太乙坛高凌紫氛,宫中夜夜延神君。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石检亲封绿文閟,河图著纪赤符昌。

九华灯明列星烂,八变乐终万灵见。

至尊端笏礼中天,北斗垂芒指前殿。

皇皇圭璧奠甘泉,奕奕楼居通列仙。

侍祀独有东方朔,登歌新恊李延年。

白茅授册侯五利,青鸟衔书作前使。

贝阙徘徊河汉沉,绛节缤纷王母至。

武皇北面来相迎,稽首至道闻要精。

能驱三尸鍊五魄,可以阅世为长生。

帝闻斯言再拜受,宴罢言归乐无有。

祈年何必汾水阴,无为自享南山寿。

(0)

春朝雪后

拂曙启荒扉,雪照兰林莹。

迥榭眺氛氲,层原阅弥亘。

春动鸟数声,晴开烟一径。

欲访垂纶人,悠然五湖兴。

(0)

白秋海棠

便化名花也断肠,脸红消尽自清凉。

露零瑶草秋如水,帘卷西风月似霜。

泪到多时原易淡,情难勒处尚闻香。

生生死死原皆幻,那有心情更艳妆。

(0)

薄暮偕瘦松龙山散步

兴来驱我去,薄暮入云深。

流水半江月,松风万壑琴。

归渔喧渡口,晚磬出疏林。

与子一为乐,弥生清净心。

(0)

秋怀诗五首·其五

吾友刘孟容,遗我两好书。

三年不报答,幽怨今何如?

深山间大宝,光气塞州闾。

樊英履坛席,名业箕斗虚。

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