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利监收》
《送利监收》全文
宋 / 释文准   形式: 古风

开眼合眼,道契寰中。东行西行,禅非物外。

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

南泉把镰刈茅,谁人知此意。

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

但寻雪月风华,失却昔年活路。

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

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

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iānshōu
sòng / shìwénzhǔn

kāiyǎnyǎndàohuánzhōng

dōngxíng西xíngchánfēiwài

yǎngchāqiāochāshǒuxuēdòngzhǐtóu

nánquánliánmáoshuírénzhī

jīndàosēngsēngjiěshùmǎn

dànxúnxuěyuèfēnghuáshīquèniánhuó

néngfǎnzhàohuíguāngguāngjiè{zuǒtiányòu}quán

āāxiàodǎotóutuó

fēngqiányuèxiàluōluō
shēnchùfēnzhūhuǒ

kànshìshènhu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所作的《送利监收》,以禅宗的视角和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理解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修行的体验。诗人通过描述开眼闭眼、行走禅修的动作,如“大仰插锹叉手”、“靴里动指头”,形象地展示了禅宗实践中的日常细节。南泉普愿割茅的典故被引用,暗示了修行者应深入生活,而非远离尘世。

诗中提到“今也道不及古,僧僧解数满肚”,暗指后世修行者虽然知识丰富,但可能失去了真谛,迷失在繁复的教条中。“雪月风华”象征着世俗的美好,而“昔年活路”则代表了最初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真谛。诗人强调“不能返照回光,法界毗卢全露”,意味着无法通过自我反思和内在觉醒来领悟佛法的广大无边。

最后,诗人以“阿呵阿,笑倒利头陀,风前月下啰哩啰”的幽默口吻,调侃了那些过于执着于形式的人,而“深夜处分诸火客,你看甚么火色”则寓言般地教导,真正的修行在于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仅停留在表面。

整首诗以禅宗对话的形式,既展现了禅修的日常生活,又揭示了修行的真谛,富有哲理性和生动性。

作者介绍

释文准
朝代:宋

释文准(一○六一~一一一五),号湛堂,俗姓梁,兴元(今陕西汉中)人。初住豫章云岩寺,移居隆兴府泐潭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五十五。事见《石门文字禅》卷三○,《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三十七首。
猜你喜欢

卜算子·藓干石斜妨

藓干石斜妨,玉蕊松低覆。
日暮冥冥一见来,略比年时瘦。
凉观酒初醒,竹阁吟才就。
犹恨幽香作许慳,小迟春心透。

(0)

卜算子·月上海云沈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
行过西冷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
花下铺毡把一杯,缓饮春风影。
西冷桥在孤山之西,水沈亭在孤山北。

(0)

卜算子·绿萼更横枝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
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
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0)

卜算子·家在马城西

家在马城西,今赋梅屏雪。
梅雪相兼不见花,月影玲珑彻。
前度带愁看,一饷和愁折。
若使逋仙及见之,定自成愁绝。

(0)

淡黄柳·空城晓角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0)

卜算子·御苑接湖波

御苑接湖波,松下春风细。
云绿峨峨玉万枝,别有仙风味。
长信昨来看,忆共东皇醉。
此树婆娑一惘然,苔藓生春意。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