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同潘友石左丞霅溪泛舟得人字韵》
《奉同潘友石左丞霅溪泛舟得人字韵》全文
明 / 陈汝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溪水绿生鳞,溪山雨后新。

草藏眠渚鸟,花隐浣沙人。

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

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tóngpānyǒushízuǒchéngzhàfànzhōurényùn
míng / chényán

shuǐ绿shēnglínshānhòuxīn

cǎocángmiánzhǔniǎohuāyǐnhuànshārén

shìwàngzhōuyuǎnqínghuānjièjiǔpín

yúnjiānghuíshǒufēngché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奉同潘友石左丞霅溪泛舟得人字韵》描绘了一幅雨后溪流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溪水绿生鳞”,以生动的比喻形容雨后溪水如鱼鳞般闪着生机,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灵动。次句“溪山雨后新”,进一步强调了雨后山水的清新气息和崭新风貌。

第三句“草藏眠渚鸟”,通过写鸟儿在湿润的草丛中栖息,体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第四句“花隐浣沙人”则描绘了浣纱女子的身影,以花为背景,增添了田园生活的诗意。

第五、六句“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表达了诗人乘舟游赏时的惬意心情,以及借酒助兴,增进友情的乐趣。最后一句“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以碧云相隔暗示离别之意,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霅溪泛舟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陈汝言
朝代:明   字:惟允   号:秋水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陈汝言(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猜你喜欢

如梦令

大道长生门户。几个惺惺觉悟。

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

便趋蓬莱仙路。

(0)

大江东去.癸巳暮冬小雪家集作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

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0)

听雨亭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不知昔人去此远,但见水石清而虚。

向来颇读有则语,悬水潇潇日夜举。

道人似欲暗投明,故立此亭名听雨。

客如镜清老更痴,入流截流谁得知。

愿公竹扉且常启,我或发兴来无时。

(0)

自叹二首·其二

怡颜今得盼庭柯,黄鸟啼边绿荫多。

回叹此生肝肺涸,只因雕篆损天和。

(0)

鹿

群处空山中,迹在深松下。

周穆得同狼,秦人指为马。

惊顾远世网,脱质去田野。

谁思充腶脩,自是无全者。

(0)

寄题徐都官新居假山

太湖万穴古山骨,人结峰岚势不孤。

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

已知谷口多花药,祇欠林间落狖鼯。

谁侍巾鞲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