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绿生鳞,溪山雨后新。
草藏眠渚鸟,花隐浣沙人。
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
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
溪水绿生鳞,溪山雨后新。
草藏眠渚鸟,花隐浣沙人。
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
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奉同潘友石左丞霅溪泛舟得人字韵》描绘了一幅雨后溪流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溪水绿生鳞”,以生动的比喻形容雨后溪水如鱼鳞般闪着生机,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灵动。次句“溪山雨后新”,进一步强调了雨后山水的清新气息和崭新风貌。
第三句“草藏眠渚鸟”,通过写鸟儿在湿润的草丛中栖息,体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第四句“花隐浣沙人”则描绘了浣纱女子的身影,以花为背景,增添了田园生活的诗意。
第五、六句“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表达了诗人乘舟游赏时的惬意心情,以及借酒助兴,增进友情的乐趣。最后一句“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以碧云相隔暗示离别之意,流露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霅溪泛舟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
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
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
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
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不知昔人去此远,但见水石清而虚。
向来颇读有则语,悬水潇潇日夜举。
道人似欲暗投明,故立此亭名听雨。
客如镜清老更痴,入流截流谁得知。
愿公竹扉且常启,我或发兴来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