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沙细雨不成泥,春水初生试小溪。
得得山围松径合,离离人坐石桥低。
阴碑出火牛磨角,壤壁生香麝脱脐。
最是客游难久往,杜鹃花落杜鹃啼。
乾沙细雨不成泥,春水初生试小溪。
得得山围松径合,离离人坐石桥低。
阴碑出火牛磨角,壤壁生香麝脱脐。
最是客游难久往,杜鹃花落杜鹃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慈相寺时的景象。首句"乾沙细雨不成泥"写出了春雨绵绵但并不足以使地面湿滑,反而增添了清新之感。"春水初生试小溪"则展示了初春时节小溪流水潺潺,生机盎然。
"得得山围松径合"描绘了山路蜿蜒,两侧松树环绕,形成了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离离人坐石桥低"则通过"离离"二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独自坐在低矮的石桥上,沉醉于自然之中。
"阴碑出火牛磨角"运用奇特的意象,可能是形容石碑在阳光下显得古老,仿佛有火焰燃烧,又如牛角磨砺,富有历史感。"壤壁生香麝脱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神秘和香气四溢,暗示着寺庙的神圣与灵性。
最后两句"最是客游难久往,杜鹃花落杜鹃啼"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以及游子在外的孤独感,以杜鹃花的凋零和啼鸣作为结尾,寓言了时光易逝和归乡无期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的清雅之作。
寄豪情、茫茫大地,商量遣兴何处。
软红十丈徒纷扰,只合烟波同住。
心暇豫,趁一棹空濛,领略沧浪趣。漫斟绿醑。
看青嶂重重,轻鸥片片,随着画桡去。
才人笔,幻出高人意绪。传来清境如许。
春江匹练开怀抱,个是神仙伴侣。
尽延伫,十二万年间,几辈能容与。
梦魂栩栩,想贺监当年,镜湖烟月,似向此中遇。
四山寒色,正小园雪后,悠然闻笛。
细蕾乍匀,休认珠胎误轻摘。
略见横枝映水,渐催动、吟香诗笔。
待画取、尘外幽芳,春思散瑶席。仙国,正寥寂。
想庾岭夜长,月华重积。
梦回自泣,一堕红尘渺难忆。
闲向妆台对影,应伴我、湘兰凝碧。
问素女琼佩响,几人听得。